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277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45篇
教育   29103篇
科学研究   918篇
各国文化   16篇
体育   323篇
综合类   359篇
文化理论   235篇
信息传播   383篇
  2024年   52篇
  2023年   173篇
  2022年   170篇
  2021年   433篇
  2020年   541篇
  2019年   609篇
  2018年   336篇
  2017年   565篇
  2016年   647篇
  2015年   1033篇
  2014年   2936篇
  2013年   2491篇
  2012年   2683篇
  2011年   3018篇
  2010年   2376篇
  2009年   2190篇
  2008年   2257篇
  2007年   1458篇
  2006年   1371篇
  2005年   1374篇
  2004年   1600篇
  2003年   1210篇
  2002年   648篇
  2001年   538篇
  2000年   436篇
  1999年   60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2 毫秒
1.
孙涛 《江苏教育》2023,(30):46-47
军队具有纪律严明、勇猛果敢、团结协作、忠诚坚定的特征,军人具有意志坚定、毅力顽强、自律担当、品德高尚的素养。这些不但是军人在保家卫国中必备的能力和要求,也是现代社会中每一个个体都需要具备的重要素质。将这些品质融入班级建设中,可以培养和加强班级的凝聚力、向心力,也能促进班级成员的个人成长和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
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认知能力较弱、生活经验不丰富,所以还未形成特定的规则意识,特别还有一些理念意识不够清楚,还需要班主任进行正确引导,坚持以智慧治班,将有利于提升班级管理水平,并保障学生健康发展。关于智慧治班的策略,笔者有以下建议。  相似文献   
3.
4.
5.
文章首先对评价班级管理工作提出了六个方面的要求,并进行阐释;然后结合评价方法提出具体的管理策略:(1)诊断学生个体的方法:学生的角色意识、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态度、学生当前的知识技能基础、学生的学习能力。(2)诊断学生群体的方法:要从整体上把握学习程度不同的学生,应采取"分层递进式的教学";家庭背景的不同,对学生具有两面性的影响;群体内人际关系及学风;学生群体对教师的态度,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心理因素;并对管理策略进行了详细的剖析,通过对策略的剖析,感知班级管理中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6.
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积极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课题。心理学研究成果显示,每个人自身都隐藏着巨大的潜能,只要相信自己,发挥自己的潜能,人人都能获得成功。在学校里,"尖子生"之所以成为学习上的"尖子",是因为他们体会到了成功,便有了兴趣,进而努力地学习,"学困生"之所以不喜欢学习,是因为他们延续着失败的恶性循环,从失败再到失败,使他们感到无能,无力,无望。如果他们坚信自己能行,朝着既定的目标去努力,相信总会有成功的一天。因此,无论在班级管理中,还是在教学中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并适时朝着积极地方向引导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7.
8.
OEC管理方法最初在企业金融中应用,OEC管理指的全方位的每个人每一天在每件事情上都要完成既定的目标,也可以理解为"今日事今日毕"。本文借鉴OEC管理原则,从对比原则,发现优势不足;循环原则,推动螺旋而进;优化原则,改进薄弱环节进行阐述,意在全面提升班级管理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多年来,学校一直坚持在春季开展班级间的篮球联赛。联赛开展的目的是为了丰富同学们的业余生活,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培养积极向上,团结一心,勇于拼搏的体育精神,并为学校男女篮球队储备后备人才。每年的篮球联赛,比赛异常激烈,精彩纷呈。同学们表现出了良好的精神风貌,联赛的组织管理和各方面的安排筹备工作,相比往届也有了显著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奥运会对提升国民凝聚力心理因素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哲学和社会学为视角 ,以社会心理学、心理学理论和体育学为基础 ,运用文献法、访谈法和比较法等方法 ,对奥运会提升国民心理凝聚力、凝聚力构成因素及条件、产生社会效益等问题进行分析 ,认为奥运会对振奋民族精神、唤醒民族意识、维系民族情感具有显著作用 ,同时也丰富凝聚力理论外延与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