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15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1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针对当前理论研究者社会责任缺失的现状,论文通过文献研究与思辨研究阐明了教育理论研究者所应履行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道德等社会责任的内容,提出了其实现社会责任需要具备四方面的条件:理论创新与学术自律的个体条件、学术自由与学术民主的社会环境条件、学术共同体与学派形成的群体条件以及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实践条件。  相似文献   
2.
新课程改革中有一种"理论无用论"正在实践界慢慢升温,理论研究者和实践者对此都应承担一定的责任.一方面,理论与当前的实践确定有一定程度的脱节;另一方面,实践也在有意无意地反对或摆脱理论.文章提出.必须对实践和理论进行双重反省.从而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相互靠拢.  相似文献   
3.
4.
有感于教师纠结分数的书写顺序;有感于十多年来分数除法的运算意义"不明不白";有感于某些教材分数乘、除法的编排处理成了令不少教师头疼的教学难点;有感于心理学研究者关于理解分数概念的实证研究、测量研究,老师们看不懂,也不感兴趣;有感于数学教育理论研究者某些不切实际、难以实施的教学改进建议。正是这些感触的不断刺激、推动,提笔撰写本文。  相似文献   
5.
近20多年以来,由于美国从工业经济转型为知识经济,美国民众要求美国学校从注重教育过程转向注重教育结果.要实施这一革命性变革,必然要对一系列问题有明确的答案:即从事教育研究和培养理论研究者的教育学院是否为应对这一新的变革作好了准备?美国大学的教育学院能否培养出适应新的变革的教育理论研究者?最近美国前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院长、著名教育学者阿瑟·莱文(Arthur Levine)博士主持的一个有关"教育学院研究项目",经长达4年的研究,对美国大学中的教育学院的研究工作和培养现状进行了广泛和深入的调研.最后的结论是美国绝大多数教育学院的现状是难以培养出适应上述变革的教育理论研究者.相似的问题是:中国大学的教育学院能否培养出适应新的变革的教育理论研究者?是否有必要对中国大学教育学院(所、系)培养教育研究者的现状和培养模式也进行一次类似于美国的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6.
自《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颁布以来,如何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成了所有中小学英语教师和基础教育理论研究者讨论最为热烈的话题。经过三年多的学习和培训,教师对核心素养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对如何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也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和尝试,积累了一些成功的经验。  相似文献   
7.
如果将教师实践共同体的实践与理论探究放在大学与中小学合作开展教育研究框架以及理论者深度介入中小学教育实践变革的背景下考虑,可以形成对教师实践共同体发展的新认识。具体来说,理论者的深度介入可以为教师实践共同体的发展提供理论参照、凝炼核心价值观、提升交流品质、形成发展的抓手、提升发展层次。当然,在理论者深度介入的不同时期(初期、中期、成熟期),教师实践共同体的发展应采取不同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8.
基础教育改革过程中,理论研究者、改革决策者和基层实践者作为最为重要的三大利益相关者,拥有各自不同的角色立场、价值取向、问题选择和工作风格。当然,这一方面可使他们各自利益在改革中得到充分表达和有效整合,而另一方面,他们各自利益的冲突和矛盾也是引发改革问题愈为复杂的根源所在。改革中三大利益相关者"孤立和失衡"问题的化解,需要三者"和谐发展",遵循"在互动中制衡"的基本路向,即"实践型研究者"、"研究型决策者"和"研究型实践者"三方改革利益主体的和谐样态生成。它的实质是改革中三大利益相关者坚守自身改革立场的同时,有意识地自觉与他方改革利益相关者进行对话,实现沟通,共促发展。  相似文献   
9.
《体育教学》2020,(1):87-88
“专题讨论”栏目选题: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背景下体育课堂教学设计的难点与分析,本年度讨论以2017年版《普通高中体育课程标准》为依据,以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内容指标及其实施方案〔《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附录1、附录2〕为参考,探讨体育课堂教学设计各个环节如何体现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等问题。理论研究者可侧重于理论层面的分析,并结合实践提出相应的建议;基层研究者则可侧重于实践操作层面的分析或以“案例与分析”形式呈现。  相似文献   
10.
当前,我国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尤其是教育科学研究领域出现了市场化、功利化、“科学化”、边缘化、私益化等诸种现象,教育理论研究者面临着身份危机与社会责任的缺失。通过教育理论研究来履行其社会责任,推动教育发展与社会进步,是教育理论研究者的本然要求。教育理论研究者应该追求“真理性”、“公共性”与“超功利性”的基本价值,以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和时代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