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小学语文学习是一个完整的有机的生命体,高效课堂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一节语文课堂是否高效,要看它是否以科学的理念作支撑,是否以学生的生活为源泉,是否以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形成为目标,是否以合理的方式引领课堂学习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在小学中高年级作文教学中,应注意开展各种实践活动,想方设法为学生提供生活情景,丰富生活体验,全方位开拓生活源泉。让学生一扫过去缺乏习作兴趣、无米下锅的现象,把作文作为生活的一部分,写自己的生活,把自己真实而丰富的生活见闻、感受和想象写出来,内容具体,感情真实,习作水平就会有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3.
在初中作文教学中,不少学生在拿到作文题目或写作教材后,会出现对写作方向不确定,没有写作素材,或是主题思想提炼不出等问题;在批阅作文时,更是发现很多学生在写作文的时候空话连篇或是无话可说。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那么,怎么样才能提高初中学生的写作水平呢。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这就说明了生活与写作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要想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就要开掘生活源泉,激活写作泉源,那样才能书写出灵动的文章。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作文是语文教学的一大难题,是老师们心中永远的痛。对于学生来说,只要一听到"作文"二字,就咬着笔杆你看看我,我看看他,始终下不了笔。究其原因,关键是学生的"内存"太少,没有生活源泉,加上学生家庭教育缺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强调课程的基础是儿童的生活经验,生活是儿童道德发展的源泉.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感受、认知、体验和感悟.教学中应努力做到:模拟生活,让学生获得情感体验;走进生活,让学生品行得到内化;学会生活,让学生实践能力得到提升;参与生活,让学生的道德行为融入社会.  相似文献   
6.
高丽 《考试周刊》2014,(39):180-180
小学美术欣赏课教学旨在通过欣赏活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以及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力,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有很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小学语文学习是一个完整的有机的生命体,高效课堂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一节语文课堂是否高效,要看它是否以科学的理念作支撑,是否以学生的生活为源泉,是否以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形成为目标,是否以合理的方式引领课堂学习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薛虎 《考试周刊》2008,(53):177-177
课程源于生活,生活是第一性的,就《品德与社会》课程所要学习的道德规范、社会知识、生活常识等都是从生活中来的,它们既不是神喻,也不是人们凭空构架、制造出来的,它们都是出于生活的需要而产生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