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76篇
科学研究   85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6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6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分析了电磁干扰及其对PCS干扰的来源,指出在实际应用时要综合考虑PCS的抗干扰性能,并结合实际提出了几种抗干扰措施。  相似文献   
2.
论述了智能建筑供配电系统接地方式的选择,分析了智能建筑采取共用接地系统的必要性,对电缆屏蔽层的接地方式及其抑制电磁干扰的作用进行了阐述,并给出接地设计要点。  相似文献   
3.
开关电源的电磁干扰分析及有效的抑制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开关电源电磁干扰的产生机理,提出了相应的抑制措施,以提高开关电源的电磁兼容性.保证开关电源可靠正常工作。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某220kV变电站的一次主变误动故障,以实例证明电磁干扰会对电力系统运行造成巨大的损失。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嵌入式系统电磁兼容的定义,提出了电磁干扰模型。分析了嵌入式系统中产生电磁干扰的主要原因,总结了电磁兼容设计的主要方法。最后以嵌入式系统电磁兼容设计为例,以验证主题观点。  相似文献   
6.
文章从满拉水电厂机组开机过程中存在的调速器电磁干扰等问题开始,通过监控及调速器系列现场排查试验,分析了电站中电磁干扰源的产生和传播途径,并提出了切实有效的处理方法,采用抑制干扰源,阻断干扰传播通道等方法有效地解决了困扰电站多时的开机异常等问题,为电站的安全可靠运行提供了有力保障,为其他电站的类似干扰故障的分析及处理提供了良好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7.
电子设备工作的同时也受到其他电子设备及自然环境造成的电场和磁场的影响。为保证能在规定的电磁环境下正常工作要求电子设备具有抑制各种电磁干扰和不对其他设备产生干扰的能力。因此,我们在设计中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技术措施。而准确分析干扰源的位置、种类和引入电路的方式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根据在设计工作中总结的一些经验,分析电磁干扰引入的方式及其计算方法。一.干扰源的种类电磁干扰无处不在,电场和磁场的辐射场,线路内部的公共阻抗,导线中的瞬间冲击,高频辐射,电路结构等都会对其他电路造成影响,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干扰源。其中,主要的干扰源有以下几种。 1.正弦波信号源。2.非正弦波信号源。3.电磁脉冲。4.雷电。5.换向装置。6.气体放电。7.接触开关,继电器,开关电源,高速逻辑电路等能在附近的电子设备中产生几千赫兹到几兆赫兹的脉冲干扰。8.电晕放电:高压电气设备在产生电晕放电时,可产生宽带感应  相似文献   
8.
电磁波的污染与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现代化电子科技的发展,电磁波的干扰与污染问题,已不得不被人们考虑,有时还产生了较大的恶性影响。其中,电磁污染易对人体造成伤害,这已技科学界所证实,科学家称之为“电子烟雾”。电子烟雾虽充斥空间,但看不见,摸不着,容易故人忽视。所以,对电磁污染问题,今后我们应把重点放在提高人们的防护意识上,同时制定相应法律,强化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9.
李莹 《大众科技》2012,(8):148-149,139
本文针对汽车内部线束网络电磁干扰问题建立了线束网络的电磁模型,并引入了子波分析的方法对该模型的数值求解进行了研究。我们首先构造了针对控制方程的二维正交区间的子波,并将其代入球坐标系下的电磁积分方程,得到了模型数值求解过程所需要的系数矩阵的具体形式。该方法利用子波具有紧支撑和消失矩的特性,能使积分方程数值求解中的满秩矩阵变为稀疏矩阵从而提高求解速度。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是通过分析电磁干扰现象引出电磁兼容设计问题,然后对电磁兼容设计中不可或缺的滤波技术进行分析,其中重点对低通滤波器的原理及具体安装方法进行了探讨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