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285篇
科学研究   81篇
体育   20篇
综合类   12篇
文化理论   5篇
信息传播   119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邮票与股票可比之处,大约都是有价票证,邮票是邮资凭证,股票是股份价值证券。邮票与股票不可比之处,大约有8点。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我国的货币市场的产生及发展进行了概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快我国货币市场建设的总体目标和阶段目标,以及实现这些目标的具体步骤和措施  相似文献   
3.
新闻侵权的抗辩事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侵害名誉权,主要表现为新闻作品中存在有侮辱和诽谤的内容.新闻诽谤即新闻严重失实或基本内容失实,损害了他人名誉;新闻侮辱即新闻有侮辱他人人格的内容,损害了他人名誉.①具体形式主要有:新闻事实完全失实、凭空捏造;采访时只听取一家之言、未对情况进行核实而造成新闻报道的主要事实失实;报道内容真实但使用了侮辱性的语言诽谤他人名誉等等.  相似文献   
4.
余艳青 《青年记者》2006,(20):33-34
2005年12月2日《华夏时报》未经同意,在相关报道中不仅用了艾滋遗孤小莉(化名)的大幅脸部特写照片,而且将她的真名、曾用名、弟弟及其父母因艾滋病去世、父亲(现已去世)的照片和名字全部登出,还大量报道了未经小莉同意的其他隐私,这与当初采访时“不能用小莉的照片,不能用真名”的约定截然相反.作为小莉的监护人之一的靳薇教授被逼打官司,状告该报侵犯肖像权和隐私权.这也是全国首例艾滋遗孤自诉侵害肖像权和隐私权案.  相似文献   
5.
犯罪新闻报道容易与公民的名誉权产生一定的冲突,引起各种名誉权纠纷,很多记者因为报道犯罪新闻出现侵权被告上法庭。新闻媒体应该学会事先的预防和事后的抗辩,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韩放 《记者摇篮》2006,(8):30-30
隐性采访可以最大限度地逼近事实真相,采集到公开采访无法了解到的新闻事实,揭露大量腐败、黑暗的社会现象,满足受众知情权及其对媒体惩恶扬善的心理期待,赢得了百姓的掌声和记者们的喜爱。但隐性采访也存在法律及道德上的悖论,只有对其进行规制,才能使隐性采访合理有序发展。一、隐性采访的限制1、记者伪装身份进行隐性采访应慎重。伪装身份意味着欺骗,应当不得已而为之。只有当欺骗比起对方的卑劣行径是微不足道的,揭露这些卑劣行为对于公众极为重要,通过公开采访又无法获得相关信息时,隐性采访才可以认为是正当的。记者不能伪装人大代表…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新闻侵权”一词为愈来愈多的公民熟知,新闻从业人员走上被告席的案例不绝于耳。新闻侵权的高发生率已经成为新闻界和法律界的一大热点。本旨在从新闻和法律的角度出发,探讨新闻活动和公民名誉权之间的内在联系,预防新闻侵权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真没想到经历了文化苦旅、无限风光的余秋雨连续打赢了两场笔墨官司后,2003年在“官司苦旅”中吃了个“败仗”。研究文坛“余秋雨现象”的《北京文学》编辑肖夏林发表了《文化中的文化》一文(见《书屋》2000年第2期)后,余秋雨于2003年2月向北京东城区法院起诉,称肖文中“(余秋雨)做深圳文化顾问,为深圳扬名,深圳奉送他一套豪华别墅”,  相似文献   
9.
爱普生迁址     
中国印刷技术协会商业票据分会第六届年会于近日在郑州召开。共有来自全国各地的300多名分会会员参加了此次会议。新闻出版总署印刷复制司副司长李琛,中国印刷技术协会理事长武文祥,中国印刷技术协会副理事长.商业票据印刷分会名誉理事长高永清和中国印刷技术协会商业票据印刷分会理事长邢建民等出席了全体会员大会。  相似文献   
10.
票据关系脱离票据基础关系而"存活"是票据法得以建立的基础。票据关系的无因性和票据行为的无因性密切相关,前者决定后者,后者制约前者。票据无因性的价值诉求在于增强票据的流通性和交易的便捷性、安全性。我国票据法应当坚守票据的无因性原则,并在立法方面进一步予以完善,完善的基本思路是:立法宗旨应予重构;部分规定应予调整和补充;法律责任应予健全,并做到与其他法律责任特别是公法责任的"无缝衔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