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0篇
教育   62篇
科学研究   5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2篇
信息传播   18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九十年代,随着女作家对女性主义思想的领悟和女性意识的增强,她们多以女性身份书写世界、人生和“历史”,致力于对女性“生命之神”的细致倾听和刻画。  相似文献   
3.
高望 《记者摇篮》2006,(9):9-10
至今仍然不能说,自己是一名合格的跑战线的记者,多年工作中发现。跑线其实就是处理战线和报道之间的关系,这个关系可以是政治化的,可以是公事化的,也可以是私人化的。只有把各种关系理顺了,处好了,才能更加顺利的开展工作,写出让读者和战线、报社三者都满意的报道。  相似文献   
4.
媒体扫描     
去年中国网络广告市场总额突破10亿 2003年中国网络广告市场总额突破10亿元大关,达到10.8亿元人民币,较2002年的5亿元增长一倍多。国家工商总局广告监督管理司副司长王晋杰在“中国国际服务业大会中介服务论坛”上说,到2003年底,中国网民数量已超过7800万人,网络广告的发展前景极其广阔。2003年的电视广告经营额达到255.04亿元,占总经营额的23.64%;报纸广告经营额达到243.01亿元,占总额的22.53%;广播广告、杂志广告经营额分别是25.57亿元、24.38亿元,分别占总额的2.37%、2.26%,四大媒介经营额增幅均在10%以上。截至2003年底,中国广告从业人员87万余人,全国广告经营额达到1078.68亿元,占全国GDP的0.92%,四大媒介广告占据了广告业的半壁江山,依然是广告发布的主要形式。 (摘自新华网)  相似文献   
5.
杨吉琳 《出版广角》2016,(12):80-82
口述作为一种文明传承的主要形式先天具有文献性,而从纪录片的起源则可以看出文献性是其本源特征,因此,口述体纪录片是最能体现本源特征的纪录片形式.借由口述方法的使用,口述体纪录片的文献性主要体现在私人化和当代性两个方面.私人化为我们呈现新的历史视角与历史细节,当代性为我们建立对当代生活的信心.  相似文献   
6.
罗雅南 《科教文汇》2007,(1):142-142
传统艺术思想体系的解体和现代模式的发端,导致了艺术由曲高和寡到多样态民主化的裂变。随着当今科技的日新月异,摄影器材的飞速发展,特别是数码照相机和DV的家庭普及,扩大了摄影方式和摄影群体。影像在当代的兴盛正在于它可能成长为一种真正广泛参与的大众文化样式。影像的生命恰在于它的参与性、创造性和私人化。创造者消费者借助视觉技术从中寻求信息、意义或快乐。  相似文献   
7.
吴静 《江苏教育》2015,(5):27-28
课外阅读"私人化"是指在课内阅读的基础上,在丰富阅读体验、提升阅读能力的前提下,以学生个性化的阅读兴趣为根本,尽力在学校生活和课堂实践中创生一种"私人化"的课外阅读方式,尊重每一个个体,让学生努力创造属于自己的"私人阅读史",进而能够享受阅读、积累阅历、丰富语感,成为最独特的自己。借助顺应、放松、防御、观照四个"包容力"途径,让课外阅读"私人化"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8.
尝试通过对庐隐小说中的女性自我意识和个性主义的挖掘和探索,阐释她小说创作的动机、成功的缘由及其与“五四”之间存在的联系,同时也试图寻觅早期女性创作的一些规律与特点。  相似文献   
9.
论融合媒介使用空间的私人化及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主要讨论融合媒介使用空间的私人化特征,认为私人化不仅是融合媒介的内在规定,也是空间精细化的必然结果。融合媒介使用空间的私人化也导致了大众传媒阅听空间的私人化,以及媒介内容产制的公私融合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本文阐述张爱玲在中篇小说<红玫瑰与白玫瑰>中改变以女性形象为中心的叙事模式,异乎寻常地以男性为故事情节的发散中心,集中笔力,突出地塑造了佟振保这一人物形象.并且,运用"性格组合"与"叙事策略"相关理论,分析佟振保"社会化角色人格"与"私人化角色人格"的分离,阐释他表现出的诸如信守秩序但经常越轨、有意攀升却自甘堕落、外表自律而内心猥琐|的性格组合;同时,适度分析小说运用全知视觉、限知视觉和"参差的对照"三种叙事策略多层面塑造"圆形人物"性格的作用.从而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张爱玲的小说并非只有"苍凉"的悲剧性风格,<红玫瑰与白玫瑰>在包蕴、内敛的笔法中透视出相当充分的社会批判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