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4篇
  免费   0篇
教育   194篇
科学研究   10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6篇
信息传播   1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对胡塞尔与维特根斯坦的哲学进行了比较研究,指出胡塞尔毕生致力于把哲学变成一门真正严密的科学;而维特根斯坦则试图表明哲学的任务是澄清语言的用法,划清科学命题与非科学语句的界限。他们的相似之处是都基于反心理主义的立场而规定了哲学的任务,认为认识的主体都不再是现实的主体,而是抽象的形而上学的主体,他们的一种共同的倾向就是试图从认识论抽引出本体论的结论。他们的学说,无疑启迪了后来的哲学流派  相似文献   
2.
云端的辉煌     
维特根斯坦说:"我贴在地面步行,不在云端跳舞。"但是如果我有选择的机会,我宁愿成为云端的舞者。因为我相信只有在云端起舞的人,才能更加地接近太阳,才能够留下最为辉  相似文献   
3.
提起欧洲思想史,人们会想到苏格拉底、柏拉图、奥古斯丁、笛卡尔、伏尔泰、洛克、黑格尔、尼采、罗素、维特根斯坦……这是几乎所有“思想史”著作的主流,当然也是奥地利历史学家、思想  相似文献   
4.
据说德国哲学家维特根斯坦在八九岁的时候,曾经伫立门前长久地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如果说谎对一个人有好处.为什么他还应该说真话?”大约半年前,我也曾站在北京街头掂量过类似的一个问题:“如果买盗版书不会被工商抓住,为什幺还应该去买正版书?”思考的结果是,少年维特根斯坦隐瞒了身为犹太人的事实,而我则花10元钱买下了盔版的《魔鬼经济学》这本书。[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李欧 《世界文化》2008,(5):9-10
知行合一是古代思想家普遍的人格特征,他们的所思来自于所行,所行表现了所思,故称之为圣贤。墨子“非攻”、“死不旋踵”为各国之间的和平而奔走。狄欧根尼“犬儒”,住在木桶里,要求亚历山大大帝“不要挡住我的阳光”。老子、庄子和孔子;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和释迦牟尼等等均如是。不过,从近代以来,尤其是有了职业哲学家,思想可以作为谋生的手段,知与行就逐渐分离。  相似文献   
6.
西方哲学史上有一个著名的故事:在剑桥大学,维特根斯坦是哲学家穆尔的学生。有一天,哲学家罗素问穆尔:谁是你最好的学生?穆尔毫不犹豫地回答:维特根斯坦。为什么?因为在我所有的学生中,只有他在听我的课时,老是流露出迷茫的神色,老是有一大堆问题。后来维特根斯坦的名气超过了罗素。有一天有人问维特根斯坦:罗素为什么落伍了?他回答说:因为他没有问题了。  相似文献   
7.
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游戏说在教学上的指导意义已经被证实。本文结合专业英语教学的实际,提出了基于该学说的语言游戏教学模式,旨在进一步完善该理论体系,更好的指导专业英语教学。  相似文献   
8.
语言游戏说是后期维特根斯坦的主要语言哲学思想,这一理论关注语言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口译作为一种日常生活语言活动也可用语言游戏说来阐释。论述口译是由源语和目的语与这两种语言交织在一起的活动所组成的整体,阐明口译具备语言游戏的多样性,目的性、规则性和工具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9.
维特根斯坦的后期语言哲学观体现为著名的"语言游戏说",它不仅在哲学领域推动了语言的转向,在语言学领域同样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韩礼德"语法隐喻理论"所体现的哲学思想与"语言游戏说"有着极大的渊源关系。通过比较二者的哲学思想,找出它们共同的哲学基础,以期丰富"语法隐喻理论"的哲学蕴涵,从理论源头上为"语法隐喻"的产生提供理据,显示"语法隐喻理论"内在的逻辑性、系统性和哲理性,促进它的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受弗雷格传统的影响,维特根斯坦对认知系统的物质基础不做特定要求,其关注的是人工智能的"符号入场"问题。塞尔推崇生物自然主义,认为生物大脑所具有的特定性质,对人类所彰显的理解和意向性,是不可或缺的环节,其关注的是"生物入场"问题,受"意向性归属标准"的诱导,这一问题极易受到忽视。这是中文屋思想实验的两个不同问题域,二者自成体系,不能相互替代。对于中文屋思想实验而言,维特根斯坦进路并非是对塞尔进路的修正,二者反而是互补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