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58篇
科学研究   6篇
综合类   9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国内外大量的研究,对胶束的分类、形成、特性及其在光度分析中的应用作了归纳和评述。  相似文献   
2.
建立了表面活性剂增敏分光光度法测定水样中微量锡的新方法。锡与二甲酚橙形成络合物,在pH9.5时吸光度A最大,加入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TritonX-100)胶束后,络合物的稳定性好,灵敏度大大增加。实验条件下显色络合物的最大吸收峰位于431nm处,线性范围为Sn2.0—20.0μg/mL,回收率为98.9%—104.2%。此方法选择性好、灵敏度高、操作简单,用于分析水样中的微量锡,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反胶束萃取体系的定义和特点及其溶解和蛋白质的萃取原理,并较为详细地叙述了表面活性剂种类与浓度、离子种类与强度、蛋白质分子量与浓度以及水相的p H值等因素对反胶束萃取的影响,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反胶束萃取蛋白质的应用研究,并对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本文将反胶束法制备的CdS晶体键合在经γ-巯丙基三甲氧基硅(MPTMS)修饰的P25粒子的表面.产物P25-MPTMS-CdS复合粒子的紫外-可见吸收和粒子形貌分别用漫反射光谱仪和透射电镜进行了表征.同时也进行了光催化降解甲基橙溶液的实验,发现P25-MPTMS-CdS在紫外和可见光下区域都具备较高的光催化活性.经过18 h的可见光照后(λ>400nm),紫外-可见光谱表明,P25-MPTMS-CdS粒子具备较好的光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胶束增溶增敏分光光度法测定硼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胶束增溶增敏姜黄素分光光度法对卤水中硼的测定进行了研究,利用OP胶束体系对有色络合物增溶及吸光增敏,改进了姜黄素法。确定了最佳实验条件。  相似文献   
6.
应用紫外分光光度法研究了对硝基苯酚乙酸酯(PNPA)在聚氧乙烯醚(Brij35)-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聚氧乙烯(Brij35)-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曲拉通(TritonX—100)-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和曲拉通(TritonX—100)-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复配胶束溶液中的碱性水解反应.结果表明:PNPA水解反应的速率随反应体系中氢氧化钠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复配胶束对对硝基苯酚乙酸酯(PNPA)的碱性水解反应速率均有较大的影响;应用Menger和Pommy提出的动力学数学模型计算了反应的动力学和热力学参数,并讨论了胶束对对硝甚苯酚乙酸酯水解反应的影响原因.  相似文献   
7.
8.
建立了一种分离、分析芦荟甙和芦荟大黄素的胶束电动色谱新方法。通过优化获得其最佳分离条件为:20mM硼砂(pH9.7),30mM SDS和12%乙醇。以该方法测定了芦荟排毒胶囊中芦荟甙和芦荟大黄素的含量及其回收率。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9.
新型咪唑啉两性表面活性剂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十二醇双氧乙烯基乙酸为原料,与二乙三胺反应合成了咪唑啉环,进而合成了乙酸盐型咪唑啉两性表面活性剂,测定了其水溶液的表面张力,起泡性能,临界胶束浓度,讨论了反应条件对表面活性剂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摘要 本文对W/O型微乳液的生成给出一个简单处理模型,经几个步骤的数字处理得出γ=-常数×(1/a~2)g(φ)的γ与a、φ的关系式,因此可解释某些相平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