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227篇
科学研究   54篇
各国文化   6篇
体育   15篇
综合类   12篇
文化理论   13篇
信息传播   4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8月23日,柳州新闻网转载某报一篇题为《致富后不忘维护生态环境农民掏钱养蛇放生大自然》的文章。文中养蛇放生的农民黄书平说的一段话,让当时曾在现场采访的我异常惊讶。黄书平说:‘蛇这种野生动物在维护自然生态环境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是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一环,它们通过  相似文献   
2.
以和谐理念统筹把握医疗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顾德宁 《传媒观察》2006,(12):27-28
医疗卫生涉及千家万户。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因此,搞好医疗卫生报道一方面体现了媒体贴近性的特质,另一方面,正确把握医疗卫生报道,做到冷热有度,又成为媒体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履行职责的重要方面。特别是在关注入与自然生态的和谐、关注入的生理心理与社会的和谐的“大健康”前提下,医疗卫生报道引导社会和谐的责任和使命就不仅仅限于寻医问药了,它与整个社会和家庭的和谐和稳定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那么,作为一个从事医疗卫生报道的记如何才能不辱使命呢?我的体会是以和谐理念统筹把握医疗报道。  相似文献   
3.
《大观周刊》2006,(32):6-7
玉溪、大理、临沧、曲靖、德宏、丽江、昭通……三年时间,《大观周刊》原创的地州特刊从自然、人文、社会、民俗、文化、旅游等多个方面,全方位、多角度、大视野地诠释美丽的云南、深邃的人文情怀.记录云南丰厚的历史积淀和鲜活的民俗文化印记。并由此全最扫描云南奇特的地理地貌和区域意义上的人文地理.探讨这些人文地理和自然生态在时代变迁中,在与我们和社会互相依存和共生过程中的原生状态与影响。同时,作为一项在全省尚无先例,公众关注度、参与性高,跨地州策划出版的专刊,地州特刊倡导深度挖掘、挖掘民俗文化、推动旅游发展、倡导健康生活、彰显自然情怀等精神。每逢大假,《大观周刊》的地州特刊都会推出最新,最权威的地州旅游特刊,力图特刊在采编上贴近百姓、贴近生活、贴近时代.只要特刊在手.你就有了一本完全地州攻略.一句话:“一刊在手游滩云南。”而在注重实用性的同时.特刊在编辑思路上更进一步地从深度挖掘、理性提升。许多读者都表达了相同的观点——《大观周刊》的地州特刊在地理行走的同时,也在向精神行走转折,特刊让忙碌的都市人多了一种心灵放松的方式。每次地州特刊的推出都会掀起云南独具魅力的文化旋风.吸引了全省乃至全国其它媒体的关注。[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广东省佛山市西樵第五小学"樵山阳光小义工队"成立于2002年,小义工秉承着"学会感恩,回报社会"的宗旨,坚持参加各类型的社区公益活动,为多个村委会及上百户家庭奉献爱心。"小义工队"成立了扶贫基金,勤俭节约,把省下的钱捐出来,帮助贫困生。小义工们精心策划"爱心义卖",利用课余去捡塑料罐,卖旧报纸杂志来换钱,  相似文献   
5.
英国学者怀特海认为,科学的认知既不能包笼更不能取代审美的感悟,“你理解了太阳、大气层和地球运转的一切问题,你仍然可能遗漏了太阳落山时的光辉”,那该是一个审美的境界。而审美的境界总是与自然密切相关,“伟大的艺术就是处理环境,使它为灵魂创造生动的、转瞬即逝的价值。”工业时代迅猛发展的三百年里,人的第二种力量被推向了极致,第一种力量则被冷落被忽视,结果,既破坏了人与自然的有机完整,也造成了这个时代的文明的偏颇,人的生存状态失衡。受这种重科学主义的理念的影响,语文教育原有观点表现出的倾向,是偏重于对自然美的欣赏,含有…  相似文献   
6.
红河梯田是红河南岸哀牢山脉以哈尼族为主的各族人民利用“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山有多高,水有多高”的特殊地理气候,发挥聪明才智和创造精神开垦的农业生态奇观,它既是人文景观,也是自然景观,是民族文化与自然生态巧妙结合的典范。目前正在申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在云南省东南部,与越南接壤,面积32938平方公里,人口415万(2003年数字)。发源于大理州巍山县的元江经红河州从越南注入太平洋,其中进入红河州后到越南入海的一段称之为“红河”。红河将红河州从西北到东南分成两半,梯田就在红河岸边。红河梯田历史悠久…  相似文献   
7.
画好一个圈     
张世普  惠浩 《课外阅读》2007,(12):56-56
上世纪末,一位名叫伊万斯美的美国科学家进行了一次耗资惊人的"生物圈二号"实验,当时伊万斯美已经年近60岁,  相似文献   
8.
<正> 对于人类来说,沙尘暴是令人惊恐和厌恶的灾难。然而,来自科学界的研究告诉我们,沙尘暴同其他自然现象一样,是大自然万物消长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并非"有百害而无一利",如果我们消灭了(实际上至少目前不可能)世界上的沙尘暴及其源头沙漠干旱地区,那么也就消灭了地球上的一种自然生态,灭绝了适应干旱气候的一切物种,并会引起一系列的生态问题。沙尘暴,这种被人类称为"灾害"的自然现象,却给我们带来诸多的好处,甚至和我们的生存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海明威的代表作<老人与海>有着丰富的内涵,是其冰山原理的一个注脚.从生态批评的角度对这部小说进行解读,通过分析作品中体现出来的自然生态、社会生态以及精神生态来领悟那生活海平面之下八分之七‘的真谛,可以使人们摒弃人类中心主义价值现,树立正确的生态观.  相似文献   
10.
人类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根据不同的自然生态条件,创造和发展出不同类型的文化景观。这些文化景观突破以往文化遗产的范畴,以更具生机的要素结合更为复杂的文化内涵,在更大尺度的自然地理环境背景中进行拓展和延伸。其中,城市类文化景观往往是经过数个世纪甚至更长的历史时期发展变迁逐步形成的景观;往往是具有明显地域特征、为广大民众熟悉的景观;往往是反映文化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具有重要美学价值的景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