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0篇
教育   35篇
体育   1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孔子强调:“不学礼,无以立。”《苟子》上说:“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孔子教给弟子的“六经”中,礼占有重要地位,因此古人说话、写信也讲究礼节,注重遣词在称谓方面很讲究,主要有尊称和谦称。有些表示称呼的词语至今仍值得我们借鉴。[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一、人生而有欲。相持而长《苟子》指出:“人生而有欲”,“所受乎天也”。这里的“欲”指人的欲望、需要。它是人的一些心理活动赖以进行的主观因素,也是人的一切行为的根本动力。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苟子》中副词的语法功能研究,再次论证了副词主要作状语,对谓语起修饰作用这一语法功能,为先秦副词研究提供了一些基础性的资料。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苟子所处的春秋战国的社会实际出发,从“性恶论”和工商业与农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等方面,阐述了荀予的重农抑商思想。  相似文献   
5.
苟子》的范围副词有28个。按不同的语义范畴,可以将它们划分为总括副词、限定副词、类同副词。进一步从句法结构和语义结构入手,对《苟子》的范围副词进行功能特征和语义指向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各小类内部“凡”、“唯”等副词的特征与其他副词有很大不同。  相似文献   
6.
苟子主性恶,法后王,隆礼义,思想颇具系统。其主要特征是主张礼治,其重要的内涵是重视君主。然苟子的尊君和法家的尊君不可视为同构,因为他根本没有离开儒家的基本立场,而是从儒家的重礼出发去尊君的。他的“君道”论,“君臣关系”论,‘‘臣道’’论足以显示它与法家的说法是迥然不同的。  相似文献   
7.
对人性的探讨历来就是我国传统哲学与伦理思想的重头戏,荀子则是我国人性论史上性恶论者的代表。数千年来,由于苟子被视为儒家的“别宗”,因此受到的关注程度远低于孔子和孟子。而最近几十年里,学术界对于苟子的研究则突然多了起来,关于他的性恶论也有了一些不同角度的阐释,但基本上都没有否认其性恶立场。苟子在《性恶》等篇中说“人之生,故小人”,强调“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但他所说的“人性恶”是否就真的是人们通常所理解的“人性本质为恶”呢?  相似文献   
8.
刘纯纯 《教师》2012,(5):122-122
《劝学篇》作为《苟子》的开篇之作,以朴素的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础,旁征博引,娓娓说理,不仅是一篇独具艺术风格的文学作品,更是我国古代心理思想史上论述学习的重要意义、学习过程、学习方法和态度的重要文献,为我们提供了丰富而系统的学习心理思想。  相似文献   
9.
江涛 《武当》2005,(7):30-31
古代思想家认为,宇宙的本原是一团混沌之气,即元气,由于元气的运动变化,产生了性质对立相反的阴阳二气:阳主动,阴主静;阳化气,阴成形;阳气升腾而为天,阴气凝结而为地。即《内经》所谓“积阳为天,积阴为地”。天气  相似文献   
10.
苟子认为义利为人所两有,但好利是人的本性,这与西方经济学的逻辑起点“经济人”假设是一致的。苟子所说的对利的需要从主观上说就是人的欲望。苟子对欲望持肯定态度,主张按等级身份适当满足各种人的欲望,做到消费欲望的满足和消费资料的增长相适应。满足人的消费欲望可以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从而使财富不断增加,为此必须实行激励政策。苟子的欲望论和西方经济学的经济人假设既有相通之处,又各具有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