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1篇
教育   57篇
科学研究   18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苯乙烯/甲基丙烯酸3-氯-2-羟基丙酯共聚物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备了甲基丙烯酸-3-氯-2-羟基丙酯(CHPMA),采用自由基悬浮聚合的方法,使其与苯乙烯进行共聚合,首次合成了苯乙烯/-а甲基丙烯酸-3-氯-2-羟基丙酯线型无规共聚物,并用FT-IR和GPC对共聚产物进行了表征,讨论了聚合条件对产物收率的影响。结果显示该共聚物的数均分子量达到10万以上,其分子量多分散系数为1.72,有望用于极性橡胶(如氯丁橡胶等)与亲水性树脂(如聚丙烯酸、聚丙烯酰胺等)共混的增容剂以制备稳定性良好的特种功能材料——吸水膨胀橡胶。  相似文献   
2.
探讨了影响苯乙烯悬浮聚合的主要因素。主要研究了引发剂用量、搅拌速度、温度、分散剂用量以及水和单体的比对苯乙烯悬浮聚合的影响。结果表明:苯乙烯20mL;7水/单体=5:1;分散剂(0.073g聚乙烯醇和0.23g磷酸三钙);引发剂(0.6g过氧化二苯甲酰)、搅拌速度500r/min;温度80-85℃的实验条件下,制得了合适颗粒尺寸、透明度良好、产率高达98.95%的聚苯乙烯。  相似文献   
3.
采用芘激基缔合物荧光探针技术研究了苯乙烯聚合反应过程.芘单体与激基缔合物荧光强度的比值(Im/Ie) 随着苯乙烯聚合反应的进行而增加.Im/Ie 的变化可以归因于聚合体系反应过程中探针微环境粘度的增加.由此获得了Im/Ie 的变化速率与聚合反应速率之间的线性关系.结果表明,芘探针荧光强度比值Im/Ie 可以用于监测苯乙烯聚合反应进程.  相似文献   
4.
5.
本实验采用高速逆流色谱法对何首乌活性成分二苯乙烯苷进行分离。色谱条件为:正已烷-乙酸乙酯-乙醇-水(1:48:1:48)流速2.0ml/min,检测波长280nm。该方法简便、快捷适合分离何首乌中的二苯乙烯苷。  相似文献   
6.
The dipping method was devised to deposit Pd onto carbon nanotube as supported catalyst(Pd/CNT) for the copolymerization of carbon monoxide(CO) and styrene(ST) towards the formation of polyketone(PK).The Pd/CNT was characterized by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XPS),X-ray diffraction(XRD) and high-resolution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HRTEM).The construction and crystallization property of PK were evaluated by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FTIR),13C-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 and XRD,respectively.The catalyst showed excellent activity and reusability in promoting the fabrication of PK.It can be recycled 14 times with the highest total catalytic activity of 4 239.64 gPK/(gPd·h) at Pd content of 8.63wt%.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prepared catalyst is effective to catalyze the copolymerization of CO and styrene.  相似文献   
7.
以氯仿-甲苯为溶剂,用溶液聚合法合成苯乙烯-马来酸酐(SMA)共聚物,经过氨水溶解得到SMA水溶性分散剂。该分散剂与苯乙烯(St)、甲基丙烯酸十二酯(LMA)采用无皂乳液聚合法制备SMA的无皂乳液。探究了单体配比、LMA、SMA等因素对无皂乳液性能的影响,得出反应合成的最佳条件是:m(St)∶m(LMA)=2.67∶1.00,LMA的用量(相对于混合溶液)为5%,SMA的用量(相对于混合溶液)为8%。用红外、热分析等分析手段对共聚物进行结构表征与性能分析。实验结果表明,SMA无皂乳液涂膜有良好的耐水性能和耐有机溶剂性能,且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能,在328.58℃开始失重,玻璃化温度在165.7℃。  相似文献   
8.
9.
10.
李奕武 《大众科技》2012,(8):112-115
苯乙烯装置的核心设备是苯乙烯第一、第二脱氢反应器,采用的是进口设备,已经使用15年,出现了苯乙烯流出量不够及填料支持强度不足问题。文章分析了第二脱氢反应器的结构特点、工作原理、操作工艺流程等,通过计算,提出了第二脱氢反应器替代进口设备的设计、制造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