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体育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肠易激综合征是以腹部不适或腹痛,伴有排便次数或大便性质改变为特征的常见肠道病,是易反复发作的一组多因素引起的异质性的功能性肠病。根据临床表现的特点,可分为腹泻型、便秘型、腹泻便秘交替型等。因此,对不同的个体应遵循个体化原则进行分析。其发病的原因仍未完全明了,可能原因有:胃肠动力学障碍;内脏感知功能异常;精神焦虑、抑郁和睡眠障碍;肠道感染或肠道菌群失调;  相似文献   
2.
《老年教育》2014,(3):57
在传统饮食习惯下,食物经过消化和吸收,通过小肠进入大肠后,蛋白质和脂肪残余是少量的。这些少量残余在肠道菌群的作用下还可继续合成人体必需的物质,如B族维生素、维生素K和一些非必需氨基酸,这些都是有益健康的。但是,如果动物性蛋白质和脂肪的摄入量增加太多,超出了小肠消化吸收的能力,进入大肠的就不再是少量残余了。在大肠这个"发酵罐"中,过多的营养物质会导致菌群失调,并将那些富余的营养大量合成胺类物质,胺即致癌物。  相似文献   
3.
人体肠道微生态区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人体出生时胃肠道是无菌的,但几小时后就发生细菌在胃肠道内的定植和演替过程,最终形成相对稳定的微生物群落。这些细菌大多是有益的,对人体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婴儿霉菌性肠炎与肠道菌群失调的关系,观察联合应用微生态药物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60例婴儿霉菌性肠炎的临床资料与实验室检查,结合肠道菌群失调分度。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微生态药物。结果60例患儿显效48例,占80%。有效12例,占20%。总有效率100%。结论婴儿霉菌性肠炎与肠道菌群失衡有密切关系,停用抗生素,采用常规治疗并联舍应用微生态药物有较高疗效。  相似文献   
5.
大家族中的败类继1982年美国发生出血性腹泻疫情,1997年西班牙爆发大肠杆菌感染疫情后,2011年欧洲爆发了导致数十人死亡,数千人住院的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发的疫情。一旦感染了致病性大肠杆菌,一般7天之后开始出现症状。  相似文献   
6.
《报林求索》2012,(1):178-178
<正>随着新年的临近,家里陆陆续续来了很多客人。热情好客的姑妈每次都为客人们做一桌子的菜,大家一边品尝丰盛的菜肴,一边说着整年的乐事,有说有笑,欢度佳节。但九年前,姑妈可不能像现在这样毫无顾忌地享用节日佳肴。姑妈今年69岁,性格开朗,喜欢看书、看报,《沈阳新闻》更是她每日必  相似文献   
7.
孙利群  刘捷 《大连大学学报》2003,24(6):92-93,104
[目的]探讨霉菌性肠炎的病因、发病机制和治疗原则.[方法]对我院2年间收治的12例霉菌性肠炎患儿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疗效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91.6%患儿有应用抗菌素或激素等药物的病史.采用三药联合治疗(制霉菌素、思密达和促菌生即蜡样芽孢杆菌活菌片),75%显效、25%有效,总有效率100%.[结论]多数小儿霉菌性肠炎是由于应用抗生素、激素等药物不当,造成了肠道内菌群失调.提示临床医生警惕此病,防止误诊、漏诊及抗生素的滥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耗尽培养上清(SCS)对菌群失调小鼠肠道生理菌群的影响.[方法]首先腹腔注射青霉素液造菌群失调动物模型,然后分别以双歧杆菌菌液、耗尽培养上清液对菌群失调小鼠进行灌胃治疗.[结果]Bif组、SCS组同自然恢复组的肠道生理菌群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双歧杆菌SCS对小鼠肠道菌群失调的恢复具有调整作用,尤其对双歧杆菌及乳杆菌有更明显的扶持作用.  相似文献   
9.
贤惠 《健身科学》2008,(11):43-43
各类中草药的特效润喉片因为能给人带来清凉和舒缓的感觉,而被很多人当作"爽口糖"长期使用。专家提醒,如果咽喉部无明显炎症而长期含服润喉片,会破坏口腔的内在环境,造成菌群失调  相似文献   
10.
用乳糖酸红霉素(2.94g/kg)、头孢氨苄(6.19g/kg)、盐酸林可霉素(2.02g/kg)、氨苄西林钠(5.5g/kg),3次/天,连续10天灌服小鼠,分别于灌服后第2d、4d、6d、8d、10d、12d、14d、16d对直肠和盲肠粪便中杆菌和球菌的菌落数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灌服抗生素后杆菌菌落数量减少,球菌菌落数量增加,取代杆菌成为直肠和盲肠中的优势菌群;停药后第6d,除盐酸林可霉素组外,其它灌服组杆菌和球菌数量均可逐渐恢复。结论:乳糖酸红霉素、头孢氨苄、盐酸林可霉素及氨苄西林钠均能导致小鼠肠道菌群失调,其中盐酸林可霉素对肠道杆菌的抑制作用较明显,诱导效果较稳定和持久。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