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教育   13篇
各国文化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框架小说与框架阐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框架小说”是欧洲小说的一个重要模式。通过对《十日谈》框架结构独到的艺术特征和丰富的人文主义内容的阐析,表明这类小说的框架部分和框架中的故事一样,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相似文献   
2.
东日 《同学少年》2009,(11):53-53
文艺复兴是指13世纪末从意大利兴起,后扩展到西欧各国,于16世纪在欧洲盛行的一场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文艺复兴前期,意大利出现了"文坛三杰"——但丁、彼特拉克和薄伽丘。  相似文献   
3.
薄伽丘是近代短篇小说的奠基。他的诗学观点继承了希腊、罗马古典主义传统,又接受了艺复兴初期新的思想,是在结合自己创作实践的基础之上表述的。薄伽丘的诗学理论是中世纪诗学理论到艺复兴诗学理论的重要的过渡环节,开创了新的诗学理论的先风。  相似文献   
4.
《十日谈》是文艺复兴早期的一部重要作品。本文一方面肯定作者追求自由、颠覆教会的精神取向;另一方面指出薄伽丘对人性解放后无限放纵的担忧和对理想世界的构想,点明了他在文学史和思想史上承前启后的位置。  相似文献   
5.
近代部分     
《中学历史教学》2012,(1):11-19
六、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1.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主要内容】但丁、薄伽丘和彼特拉克的主要作品;马丁·路德的主要思想;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  相似文献   
6.
拉伯雷是法国文艺复兴运动的著名代表人物之一,是继薄伽丘之后具有全欧影响的的杰出的人文主义作家。他的生活经历使他非常的仇恨教会,激发了他对人文主义理想的追求。他的思想和生活阅  相似文献   
7.
蒋俞萍 《成才之路》2014,(22):61-61
正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中非常重视文化史部分的教学,由此表明人们对文化史的高度重视。文化史的内容丰富,时间跨度非常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度较大。不仅如此,文化史部分的教学是基于政治史(必修一)、经济史(必修二)展开的,这就要求学生必须掌握较为扎实的基础。面对难度如此的文化史部分的教学,我一时无所适从,不知道该怎么教,只能在教学中慢慢摸索。结合学校"增效减负"的课堂理念,我积极创设课堂情景,不断努  相似文献   
8.
薄伽丘是文艺复兴时期杰出代表之一,他在《十日谈》中宣扬人文主义思想,描绘了许多形态各异的女性形象,流露出浓厚的女性意识。对于封建制度压迫下的女性给予深切的理解与同情,热情地歌颂和赞扬了女性的善良,机智,肯定女性追求爱情,自由的权利,鼓励女性去积极争取属于自己的幸福,这些都反映出作者开放进步的女性观。但是由于中世纪晚期复杂的审美取向和社会风气,加上受到男权主义思想的影响,薄伽丘的女性观是复杂而矛盾的,暴露出他自身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9.
何志章  杨武 《现代教学》2014,(4X):68-70
<正>初中阶段,正是男女生交往的敏感期,特别是初二学段,男女生如何交往成了敏感话题。有的同学之间出现了相互倾慕现象,上课传纸条、课间课后亲密交往;有的对恋爱充满好奇,沉迷言情小说;也有的视异性交往如洪水猛兽,谈虎色变。学生如果不与异性交往,易造成性格的缺失;如果与异性交往过于亲密,易影响学业和身心发展,这也是家长和老师最担心的问题。有调查表明:初中学生的最大困扰不是学习上的问题,而是异性交往的  相似文献   
10.
从《十日谈》可以看出薄伽丘的人文主义思想主要表现在歌颂人性的解放、倡导对现实的追求和歌颂现世的幸福、提高人的价值否定神性、反对禁欲主义和来世观念、对教权和封建君主权力的揭露和批判、真挚爱情和婚姻的向往等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