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0篇
教育   51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7篇
  2012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范辉 《语文天地》2014,(27):13-14
"细节决定成败",日常教学必须在细节上精益求精。下面结合一些课例略作分析,从中感受教学细节的魅力。一、优化指导方法,让朗读自然真切朗读指导时,老师大多强调有感情,学生互相评价朗读,往往用"有感情""没有感情","感情不浓烈"之类的评价语言,但是当要求学生具体说说"怎样读出感情"时,学生往往无法深入,也有不少老师指导朗读,总是强调"重音"、"节奏"、"声高"等等,这往往造成学生过度模仿或者朗读的表面化,于是朗读就不再自然真  相似文献   
2.
黄琳 《学子》2014,(9):18
正当今的小学生起步作文教学,可谓是一块"难啃的骨头",学生学得苦,老师教得累。新课标指出,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创意表达。"如何让作文教学走出困境,让学生喜欢写作,这是新课标实施过程中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对于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我是这样逐步指导的:一、丰富积累,提高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3.
议论文须言之有理,言之有据,而有理、有据须建立在言之有序的基础上。这"序"就是结构。如何让议论文显得结构清晰,构思合理呢?对中心论点加以切分,设置几个分论点,不失为一种明智的办法。一方面体现了文章清晰的结构层次,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写作者缜密的思维。  相似文献   
4.
王鑫姣 《成才之路》2012,(13):36-36
正高考作文的考查,主要落实在主题、材料、结构三个方面,分别要求做到言之有理、言之有物、言之有序。可是现在学生在写作时存在很多问题。一、结构过于单一文章呈现出"老三段",臃肿虚胖,内容空洞:或句意跳跃,突兀逼仄;或重复啰嗦,含义不明。二、结构层次不清(分论点重复、兼容)  相似文献   
5.
于漪说,一篇合乎要求的文章应该解决四个问题: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序,言之有文。“文”的问题不认真解决,即使材料丰富,内容具体,观点正确,结构清晰,也仍然难成为好文章。经过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我们发现,虚实结合是解决“文”的问题的一种有效方法。虚实结合,是传统中国文学最具魅力的表现手法之一。  相似文献   
6.
学困生习作普遍存在"言之无物、言之无序、言之无情"的现象。要切实解决这一问题,就要遵循习作教学和学生习作水平发展的内在机制,循序渐进、持之以恒,使学生获得习作的兴趣,进而激发习作的动力,从愿写、敢写走向能写、会写,逐步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  相似文献   
7.
任何事物都是由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组成部分或要素组合而成的,是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语文学习中特有的听读说写活动虽各自独立,但彼此依赖,四者联手接力,还是各行其是,直接关系语文学习是多快好省,还是少慢差费的大问题。一.学习是听读说写一组相关活动学习不是单一动作,而是听读说写(改)一组活动,是四者相互作用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8.
语言智能就是指用言语思维、语言表达和欣赏语言内涵的能力。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言学习规律,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和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有效做好不同学段之间的联系和衔接,促进学生语言智能的整体提高。  相似文献   
9.
沉浸是指全神关注某种事物的心理状态,是学习、工作时的"最佳体验",它带来的内在满足感能使人们在做事情时满怀兴趣、提高效率。"沉浸阅读",即在自然的或预设的情境下,全身心浸润在语言环境中,进行潜心阅读。我们可以走进名师课堂,去领略沉浸阅读带来的无限精彩。一、情浓处沉浸阅读,悟其情《秋天的怀念》是史铁生的一篇怀念母亲的散文。文章感人至深,字里行间流露出浓浓的情感。  相似文献   
10.
<正>口语交际的教学任务是规范小学生的口头语言,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培养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口语交际要求在对话交流中,培养学生的语言交流能力,这种能力比"能听、会说"要求更高,是一种在交往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灵活、机智的听说能力和待人处事的能力。那么,在大班额的学习环境下,如何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呢?一、课前预习很多一线教师可能都有这样的经历,让学生预习语文园地的内容,学生往往只看"日积月累"栏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