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体育   1篇
信息传播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这是一幅流行于16世纪的讽刺画。画面的主体是一辆正在飞奔的牛车.车身是教皇的身体,车轮辐条分别由主教和修士构成。牛车上坐着一个凶神恶煞的魔鬼。他正在用一把木槌不断敲打人的灵魂,试图把这些灵魂塞人大木桶。本应是灵魂救赎者的教皇驾着牛车要把这些灵魂运往何方?难道是地狱吗?  相似文献   
2.
一、漫画欣赏。二、漫画精析。漫画1:漫画选自1954年出版的《华君武政治讽刺画选集》。在“双十协定”签订后的第三天,蒋介石就命令国民党军队进攻解放区,但在解放区军民的反击下遭到了失败。在军事进攻失败和人民反内战运动的影响下,国民党被迫于1946年1月同中国共产党签订《停战协定》(即漫画中的“一月停战令”)。几个月后,这样的闹剧又在东北地区上演。1946年4月,蒋介石以5个军11个师的兵力,南向本溪、北向四平发动猛攻。  相似文献   
3.
方成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4,(11):F0004-F0004
漫画在中国流行,开始于20世纪初年。从资料看,迄今我国最早发现的近代报刊漫画,是1903年冬《俄事警闻》创刊号刊登的《时局图》。在此前还有,但那是外国人画的,发表在上海出版的英文双月刊THERATTLE(《格格响声》或《喋喋不休》)上面,其中有些是对清朝皇帝和西太后的讽刺画。这里的两幅,一幅是1900年画的,发表在1901年1月的这家刊物第2期上(第一幅),另一幅发表在1902年2月第6期上(第二幅)。外国人画的中国人,话说出来也是外国味儿。  相似文献   
4.
刘柠 《全国新书目》2010,(15):32-32
明冶四十年(1907年)1月24日的《平民新闻》上,有篇标题很长的记事:《青年画家竹久梦二以其飘逸奇警的讽刺画才,理应为本报读者广为熟知》。下面是一段消息:“维纳斯女神也为其心根所感动,遂把大眼貌美的可人许配与他。日前已举式喜结良缘。盖近来画家所绘之妇人,多为明眸美女,原来皆系以夫人为模特之创作耳。”  相似文献   
5.
好人丁聪     
我和丁聪先生相识有六十多年了。1946年我到上海当漫画小兵的时候,比我年长两岁的他已是出名的漫画老兵了。当初我还不会画单幅的讽刺画,开始就是向他的画学习的。直到现在,许多事还得向他请教呢。几十年来。他的大量作品原稿曾捐赠给多处博物馆。另外,他作画那种一丝不苟、严肃认真的态度,也是我经常想着要学的。  相似文献   
6.
董广安  冯鑫 《编辑之友》2018,(3):103-107
清末民初的报刊讽刺画将漫画与新闻勾连,在建构国家民族图景的同时,形成新的新闻表达方式,成为传播文明的利器.作为反帝反封建的斗争武器,报刊讽刺画展现出在自由思想传播社会掀起鼓动风潮背景下一批漫画家“画以载道”的人文志向,更反映出漫画已从单纯的艺术绘画脱胎为政治话语表达的工具.以现实为题材记录历史,针砭时弊.浓厚的政治色彩以及多重修辞手法的运用,使得报刊讽刺画比当时的新闻报道更有效果.时至今日,报刊讽刺画的社会动员仍能凝聚人心,其批判丑恶启蒙心智的社会功能仍具有价值.  相似文献   
7.
8.
幽默两则     
“漫画”这一名词在我国出现的历史只不过60多年罢了。其实,我国早就有漫画作品了,但那时并不称为漫画,而只是叫讽画、讽刺画、讽喻画、讽字谐画等等。  相似文献   
9.
漫画这个画种,国际上尚无统一的名称。在西方,称之为讽刺画、卡通、幽默画和滑稽画。在我国,1925年前,人们称之为讽画、讽刺画、讽喻画、讽字谐画等,1925年,前辈画家丰子恺创作的有独特风格的画连载在《学周刊》杂志上,主编郑振铎代为定名《丰子恺漫画》,“漫画”一词在我国才正式出现。“漫画”包含着“随意”的意思。  相似文献   
10.
丁聪是我国著名漫画家。他年轻时候就已经开始画广告、插图、漫画、彩墨画,设计封面等,绘画功底深厚。还长于作肖像画,寥寥几笔,就神采酷似。他漫画发表极多,都有很明显的艺术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