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篇
  免费   0篇
教育   51篇
科学研究   56篇
综合类   5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9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关于《图书馆建筑设计规范》的修订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周进良 《河北科技图苑》2004,17(3):30-32,71
从《图书馆建筑设计规范》制定和修订的背景出发,从开架管理方式、模数式设计、现代信息技术应用、无障碍设计等方面,探讨了《规范》的修订,并就《规范》推广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1 TN—C接地方式不再适用的原因 用电设备的接地,一般分为保护性接地和功能性接地。保护性接地又分为接地和接零两种形式。接地是指用电设备外露可导电部分对地直接的电气连接,而接零则是指外露可导电部分通过保护线(PE)或PEN线与供电系统的接地点进行直接电气连接。  相似文献   
3.
<正>(记者赵秀红)日前,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在京发布"多媒体教学环境工程建设规范"标准,为各级各类院校或培训机构进行数字校园建设提供借鉴。据悉,这套标准分为六部分,涉及建筑物理、信息网络、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音频系统设计规范,视频系统设计规范,多媒体智能控制系统技术规范,数字语言学习环境设计规范,系统集成技术规范等。  相似文献   
4.
邵兴江  宋珩 《上海教育》2012,(11):54-55
普通教室是学生们成长的重要空间,也是师生教学活动的核心场所之一,在基础教育阶段尤为如此。通常,人们对它的印象是一个方方正正的"大盒子",大部分情况下四五十个学生以"插秧排座"方式接受老师的循循教导。这一安排满足了工业化时代"效率至上"的大规模人才培养的需要,但在"以学生为中  相似文献   
5.
《早期教育》2007,(3):4-5
幼儿园的主体建筑主要包括生活用房、服务用房、供应用房:生活用房包括活动室、寝室、乳儿室、配乳室、喂奶室、卫生间(包括厕所、 盥洗室、洗浴室)、衣帽贮藏室、音体活动室等;服务用房包括医务保健室、隔离室、晨检室、保育员值宿室、教职工办公室、会议室、值班室(包括收发室)及教职工厕所、浴室等。全日制托儿所、幼儿园不设保育员值宿室。供应用房包括幼儿厨房、消毒室、烧水间、洗衣房及库房等。[编按]  相似文献   
6.
根据居住区中新建区和改建区的区别,随机选择乌兰察布市集宁区两个小区:铁东佳园和富城苑小区,并通过主要经济技术指标的测算,与乌兰察布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以及《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进行对比,得出结论,从而提出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配建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国地震频发,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它具有无法预报、破坏严重的特点,因而在工程中尽可能的减小震害就显得十分重要。随着建筑结构抗震相关理论研究的不断发展,结构抗震设计思路也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本文主要探讨了在建筑结构设计中需注意的一些抗震措施。  相似文献   
8.
正众所周知,电缆怕水!然而,查阅旧版本的国家标准《中小学校设计规范(GB J99-86)》、《中小学校设计规范(GB J99-2003)》和《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 50174-93)》,再查阅新版本的国家标准《中小学校设计规范(GB 50099-2011)》和《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 50174-2008)》之后发现:这些规范对于"防火"比较重视;对于一些需要用水的实验室、功能室的"给水排水"问题有明确规定;对于电缆、配电箱的防水却比较忽视;对于光缆的防水只字未提。事实证明:必须加强电缆、配电箱、配电室和网络  相似文献   
9.
汶川地震表明,合理、科学的抗震设计能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从而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图书馆建筑设计规范》作为图书馆建筑设计的总准则、总章程,应明确提出图书馆建筑的抗震设计要求。文中从修订《图书馆建筑设计规范》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探讨,认为需要对其进行合理的修订,以适应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从消防给水系统的分类分析了各种系统的特点和应用条件以及优缺点,特别是对室外给水系统、室内给水系统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这三类系统的应用范围进行了详细分析。最后对于目前设计规范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并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