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篇
  免费   1篇
教育   148篇
科学研究   3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7篇
综合类   2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何云波 《围棋天地》2004,(23):51-51
佛门中的坐禅入定,讲究的是心无杂念,方能得入真如之境。儇师打坐时,内心里暗暗地却在复局,以佛门守则而言,当真是无可救药了。  相似文献   
2.
常峰 《吉林教育》2009,(5):78-78
在语文诗歌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根据诗歌的风格特点、审美情趣、价值取向,再结合学生自身的理解,进行情境导入式教学,让学生领会诗歌丰富的内涵,进而濡染其心灵,陶冶其性情,培养其兴趣,提高其素养。  相似文献   
3.
本文论述了明代董其昌山水画的艺术特征:以禅入画,诗、书、画结合以及在当代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青萍  甄春亮 《世界文化》2006,(9):35-35,37
南方让我留恋的只有那温柔的忧郁的雨……我固执地认为这南方的雨同我一样,漂泊在异乡哭泣。这条古朴的巷,被笼在迷蒙的雨雾中,让我恍如走进戴望舒的《雨巷》那种诗境里,这里可会飘过一个丁香样的姑娘,她可是“默默行着,冷漠、凄清又惆怅……”我低着头,想着那个丁香般的姑娘,任雨肆意飘在我身上。忽然我意识到有人在扯我的衣角,我抬头看见一个小小的女孩七八岁的样子,她正仰着脸,不顾那细雨,那双眼睛正被雨濡湿,让我疑心可是那夏夜的星躲入那长长的睫毛下面。我温柔地向她笑笑,童稚的语音已响起。“姐姐,你可是要在南方捞月亮?”我笑了,八…  相似文献   
5.
“莫道新闻多老套,躬亲细悟气方豪。”新闻事业是富有诗境、诗情、诗意的事业。君不见,《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声如千骑疾,气卷万山来”;《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卓绩正气传弥久,长使黎民泪满襟”。  相似文献   
6.
在整体直观的古代艺术思维观照下,中国诗歌史以抒情为主流,同时也催生了古典诗学中最具民族特征的意境说,使得古代诗歌的艺术实践以这为核心而展开。在情志(趣)与意象关系上,古典诗歌的意境建构经历了先秦到六朝的配合、演进,唐诗意境创造的成熟和唐五代以来由诗境到词境的转换。  相似文献   
7.
古诗词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熠熠闪光的瑰宝。经过几年的教学摸索,我觉得古诗词课堂教学要将以教师串讲为主,变为以学生诵读为主,让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吟咏诗文,逐步形成语言的感悟能力并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在平时教学实践中,本人按照三个步骤教学古诗词,效果相当不错。  相似文献   
8.
义务教育前三个学段的革命文学作品教学,应遵循语文学科的学科特色与教学要求,用语文的方式实现“以文化人”。年代隔阂与生活经验的欠缺,是教学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以“物境”唤醒真实感知,以“词境”把握情感指向,以“诗境”提升内化层次,以创设“任务情境”促成知行合一,是消除隔阂、提升体悟、深化认知、培育理想信念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可采取教学策略:宛转悠扬,三复斯言——诵读感受诗韵;咬文嚼字,字斟句酌——炼字体悟诗情;抽丝剥茧,知微见著——联想领会诗境。这些诗歌鉴赏策略旨在让学生以反复诵读、仔细推敲、捕捉意象的方式实现对诗歌语言、韵律、思想、意境之美的充分感知,在得到思想情操陶冶之时促进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孙志钧先生的“草原画“、“花鸟画“创作的一个突出特征是诗意境界的动人展现,静谧清旷、朦胧幽玄、简约含蓄是其主要特点。画家自我的诗心诗情以及“坚守“的品格,对于其绘画诗境的营造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