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太平经》中有“贞男”一词,未见辞书收释,今释为“不与异性交媾的男人。”《太平经》中的“贞”的语义与一般辞书所释不同,特指自守其身,不与异性交合。《太平经》的“贞人”,指不与异性交媾的人,此义未见辞书收释。《太平经》中的“壮”,义为“疮”,即创伤及其导致的疮疡,用来比喻人们埋在地中的瓦石坚木等异物。《太平经》中的“大壮”,义为大疮,用来比喻埋在地中的异物。  相似文献   
2.
甲骨文是商代(约公元前17世纪一公元前11世纪)中晚期的文化遗存,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历史纪实,有着三千多年的历史.但关于甲骨文中贞人是不是卜辞契刻人的问题时至今日还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本文以契刻贞人字体不同为例,指出:甲骨文中的"贞人",就是卜问问龟的史官.而不是契刻甲骨文字的契刻者.而契刻甲骨文字还需有另外一批人.  相似文献   
3.
殷墟王裕口村商代贞人墓的发现与身份认定,对于检验现行甲骨断代标准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殷墟王裕口村M103、M94两座商墓分属殷墟文化二期、三期,且同出“■”字。从青铜铭文与随葬器具来看,两墓墓主均属于贞人身份。■作为贞人异期异穴,合理的解释便是它代表族名。商代以族为贞人,说明卜辞中的贞人不是某人之私名,而是可以对应一族之内的若干人。将殷墟王裕口村商墓贞人视为服务于商王朝的龟卜世家,符合墓葬内涵的阐释及商代的历史特征。贞人以族为单位服务于商王朝,对甲骨学界立足贞人为私名基础上的断代标准提出新挑战,有利于推进甲骨卜辞断代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4.
商代贞人与殷商诸王针对占卜权的争夺,其实是贞人代表的神权与商代诸王代表的王权斗争的集中表现。神权与王权的斗争在政治上表现为占卜权的争夺。随着神权与王权势力的此消彼长,贞人集团与商代诸王所拥有的占卜权也随之逐渐被削弱或得到强化,商王最终完全取得了占卜权。  相似文献   
5.
西周金文、《周易》、《尚书》、《诗经》和《左传》、《论语》等商周文献可分为殷商期、西周前期、西周后期、春秋前期和战国初期等五个历史时期加以研究。殷商卜辞中存在句末语气词“抑”、“执”,但它主要是师组小字类贞人集团的社会群体语言现象,并且是未进入雅言的殷方言口语现象。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