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2020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儒林外史》中的严大位、严大育是同胞弟兄,性格有同有异。严大厚颜无耻、贪婪刁蛮,严二胆小懦弱,悭吝成性。二人又同时是豪奢多心机。他们的性格与当时社会制度密切相关,和他们的政治地位和经济地位关系更为密切。他们的悲剧既是当时社会以八股取士为手段的科举用人制度的悲剧,也是腐败的社会环境的悲剧。  相似文献   
2.
清代的国子监既是清王朝主管教育的行政机构,也是培养科举人才的最高学府。作为教学机构,国子监所招收的学生以贡生和监生为主体,二者统称为"国子监生"。清代国子监的监生和贡生既具有地方官学中生员的属性,可以参加乡试;又有不同于生员的权利,能够通过廷试等方式获取官职。不过,清代的监生和贡生并不完全相同,二者在入学资格、入监后待遇及仕途前景等方面的诸多差异表明,贡生的政治地位高于监生,入仕后所获取的官职和升迁速度也非监生所能企及。  相似文献   
3.
葛朗台与严贡生作为法国、中国文坛中典型的吝啬鬼形象,有着贪婪、吝啬、冷酷、自私等共性因素,但又具有各自不同的性格特征,文章分别剖析这两个艺术形象个性与共性的特点,并联系时代背景,阐释了他们各自的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4.
以严贡生和虞华轩形象为中心构成小县城“上流”社会的风习画,也展示了吴敬梓叛逆性格起步时的环境和状况。严贡生综合运用劣绅的权势、讼棍的狡诈、无赖的手段、骗子的伎俩为非作歹,是攀附在封建官僚制藤架上、植根于封建宗法制土壤里的一只毒瓜,是吴敬梓痛恨的人物。虞华轩是没落世家子弟,是势利恶俗的反激物,具有“激而为怒”的特征,是青年吴敬梓在故乡愤世嫉俗性格的投影。  相似文献   
5.
《儒林外史》中的严贡生、严监生兄弟,都求利求名,但他们的做法却大相径庭,也因此而相映成趣。  相似文献   
6.
吴敬梓《儒林外史》人物原型、故事本事、创作时间等都有考证的余地。如有关严贡生、严监生、成老爹、“添四客”等人物之若干重要情节各有所本,而由吴敬梓曾一度为塾师等可推论《外史》成书当在乾隆七年至十四年(1742-1749)之间,首尾8年。虽杂凑成文,但放眼广阔的文化背景深研一书,便可以从小处见大,有所收获。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