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0篇
教育   21篇
科学研究   1篇
综合类   18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该文认为"黄金四目"可释为"黄金四面",即铜制的四面神像,是上古民众祭拜华夏祖先兼众巫首领的黄帝的宗教表现,黄金四面多与祭方、祭社的原始宗教仪式密切相联,今安徽祁门、贵池等地傩戏傩文化中多有此类原始意识的遗存.池州市贵池区桃坡乡诸地傩祭中礼神供盘上插刀当系古代副辜祭法之遗意.  相似文献   
2.
本文辑录了明末诗人刘城的关于安徽贵池傩俗的四首"观傩诗",并对之进行了阐述.结合诗作者刘城有关生平资料的考证,本文作者认为这些诗是明末贵池傩俗活动的真实记录,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学术史的视角对安徽贵池傩戏傩文化研究的现状、贵池傩的学术价值、理论意义、贵池傩的研究取向等问题进行了整体思考,并对贵池傩的研究方法、调研形式、研究的重难点问题等提出了一些构想.这些思考与构想有助于深入准确地把握和理解贵池傩的学术文化内蕴.  相似文献   
4.
樊哲理 《百科知识》2011,(19):59-61
钓鱼活动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据有关资料记载,早在3000多年前,人类就有钓鱼活动;无记载的钓鱼活动就更早了,半坡氏族的骨鱼钩说明,在5000年前,古人就开始钓鱼了。历代文人为之写下了不少诗文,留下了许多钓鱼台遗址,较出名的钓鱼台就有十余处:今山东鄄城庄子钓鱼台,江苏淮安北韩信钓鱼台,今福建闽侯南汉东越王余善钓鱼台,湖北武昌西北陶侃钓鱼台,今安徽贵池西南朝梁昭明太子钓鱼台,今江苏宜兴南朝梁任叻钓鱼台,湖北大冶东唐张志和钓鱼台,广东江门市明代陈白沙钓鱼台,扬州瘦西湖清乾隆钓鱼台,以及本文所重点记述的4个钓鱼台。  相似文献   
5.
安徽贵池族傩文化的物质载体分为可移动的各色道具和不可移动的祠堂庙宇两大类,它们是古傩文化的物化形态,体现了传统宗族社会与地域文化的内在关联:即宗族重教是地域文化产生形成的人文基础,宗族社会的需要和着力营建,为地域文化产生并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宗族社会所创造出来的极具特色的文化物质载体,当是地域文化的一种外在表现,值得我们珍视。  相似文献   
6.
王兆乾先生是国内较早从事傩文化研究的学者,他多年执着于田野调查以挖掘贵池傩戏内涵丰富的田野文本,进而从理论层次、学术层次来探寻贵池傩戏的文化底蕴,改编创作了一系列贵池傩舞傩戏,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高质量的学术论文,推动了贵池傩戏跨出山村,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7.
安徽傩戏是以驱鬼疫祈吉祥为目的,以戴面具为表演特征的请神敬祖的一种祭祀性民间戏曲表演活动。文章探讨了贵池傩戏的萌生时间,演出的行当、剧目及唱腔等问题。作者认为,贵池傩戏傩文化对研究古代戏曲、民间文化艺术、民间信仰和皖江地区文化有极大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8.
汪东萍教授     
汪东萍,女,1970年8月生,安徽贵池人,外语系教授,博士。1991年6月池州学院(原池州师范专科学校)外语系毕业,分配到梅街中学任教;1992——1994年在安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习,获学士学位;1994——2002年任教于安徽省经贸学校,2002年至今在池州学院外语系工作,2002——2005  相似文献   
9.
古人称筷子为著。中国人使用筷子的历史,已有3000多年,传说早在商代,纣王已用象(牙)箸。筷子的器形,最初,两头同样粗细。先秦时期乃至汉初的著,都是上下粗细一般,分不出手握的筷头和夹食的筷足。迄今为止,最早的铜筷出土于云南祥云大波那木椁墓,整体圆柱形,长20多厘米,属春秋晚期,距今2500多年。安徽贵池徽家冲一座小山坡上,出土的一批东周青铜器中有铜筷一双,细长方形,残长20.3厘米,宽0.4  相似文献   
10.
认同汤学界的汤显祖远祖贵池说,结合其《〈吉安永丰家族文录〉序》解读汤显祖本人在池州贵池的诗作。搜寻史、志、谱谍所载池州历史人物殷文圭及其子汤悦、汤静的有限资料。对其生活环境、人际关系、人生归宿以及所处时代的重大历史事件发生时序等进行爬剔梳理,进而厘订有关谱谍、旧志和现代论著对殷汤父子的错误记载及其他历史的误会。进一步认定汤显祖的南迁客家祖先中第一个名载史册的远祖。并且初步揭示汤显祖的这些远祖的生活经历跟汤翁本人终其一生的政治社会实践和精神生活都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