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1篇
教育   68篇
科学研究   2篇
体育   5篇
综合类   2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1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一年一度的“两会”,是国家和民众高度关注的大事。作为上传国情,下达民意的“两会”记者,采访时的报道取向至关重要。但我在“两会”报道过程中,发现有些记者,在报道取向上有误,他们或根据个人所好来选择,或盲目“追星”,而不是去认真寻找新闻源或挖掘真正的新闻。  相似文献   
2.
为什么说追星是阻止不了的呢?从发展心理学研究来看,追星是孩子成长的必经阶段。可以说,孩子从出生起就一直在追星。最开始,孩子追的对象是父母,他们崇拜父母,父母是他们心中的超人,谁都比不上。等慢慢长大、与外界接触更多之后,孩子就会变换追逐的对象,比如老师、名人、动画片中的人物、故事中的人物等。这说明孩子在慢慢长大,他们开始尝试脱离父母的怀抱.  相似文献   
3.
武佩好 《文教资料》2011,(13):150-152
本文认为"追星"文化已成为高等师范学校校园多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析了师范生"追星"现象产生的主客观原因,阐析了师范生"追星"的影响,并提出了高等师范学校引导师范生"追星"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4.
升旗仪式时必须穿校服,这是我在班里特别强调过的,但今天竟然还有一个男孩没穿校服,我立刻把他叫了过来。  相似文献   
5.
小学生特别善于模仿,喜欢追求一切美好的事物,尤其喜欢追“星”,崇拜“偶像”。作为班主任,我积极鼓励并引导他们向真正的明星和偶像学习。  相似文献   
6.
偶像崇拜已经成为当前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从问卷调查中发现,偶像崇拜作为一项娱乐活动,已成为学生中的一种普遍现象。对学生偶像崇拜行为的教育干预,可以循以下路径进行:起——在倾听中直面偶像;承——在聚焦中解构偶像;转——在比较中鉴别偶像;合——在实践中升华偶像。  相似文献   
7.
你也"追星"?每每和同龄人说我也"追星"的时候,他们总会发出这样的疑问,仿佛"追星族"只属于"80后"、"90后",我这个"60后"应该和这个词一点边儿也沾不上。其实我真的是"追星族",而且"追星"追到了痴迷的程度,至今执迷不"误"。华国栋——关键时刻拉了我一把,让我从盲从走向专注2003年4月,  相似文献   
8.
陈中华 《青年记者》2007,(13):61-61
我说要写一下《大众日报》的名专栏《小逢观星》,同事说意思不大,也就是写得活一点。其实我要说的不是“小逢”写得活不活的问题,而是这个栏目设置的更深层的意义。我想有的同事还未理解这个意义,许多热衷于阅读这个栏目的读者恐怕也未全然理解这个意义,我就觉得更有必要说一说。  相似文献   
9.
追星狂人     
这是个星光灿烂的世界,当然也少不了那些执著而痴狂的粉丝啦……  相似文献   
10.
张娴 《乒乓世界》2005,(2):106-106
很久以来,人们都把球迷对球星的喜爱称作“追星”,可在这里,我们更愿称之为“遗随”,听上去显得温暖,并且追随的背后包含了彼此间的也解。2004年12月份,在北京国际乒联职业巡回赛总决赛上,一些追随的身影,不仅构成了赛场内一道别样的风景,他们和他们追随的对象,也变成了最温情最动人的间符,跳跃在总决赛的东章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