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教育   18篇
科学研究   2篇
综合类   3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分析了当前影响高师素描教学质量的几个原因,并针对高师素描教学应重视的几个问题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2.
一本数学教科书,它既是学生学习的工具书,又是教师教学知识的指导书,对学生一生的学习、特别是小学生起着不可估量的影响,因此教科书在具备指导性、严密性的同时,更应该具备准确性,只有这样,才能把学生正确导向知识的海洋,才能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最近在翻阅各册教  相似文献   
3.
<正>美术和其他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是显而易见的。如达·芬奇创立了解剖学、透视学,并将其运用到绘画里;绘画对于光色的认识也随着自然光色科学的普及而清晰;构图学中的比例、比重、力的运用等则与数学和物理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任何一件美术作品都无不与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中学美术课必须注意和其他学科的互相渗透,这种渗透可以丰富美术课、开拓学生视野,帮助学生学好美术。一、融入文学,增强意境在美术课堂中融入文学,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同时那些经典作品中所蕴含的诗情画意可以更好地增强美术作品的意境,丰富学生的想象力。中学语文  相似文献   
4.
21世纪我国教育思想转变的具体体现和高等教育改革的核心是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也是地质类专业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地质类专业学生的制图能力是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为了提高学生制图能力,在地质类专业开设地质素描课程很有必要.山东科技大学地质科学与工程学院自2007年开设该课程,主要讲授透视学原理、块面分析与明暗色调、地质素描的内容要素和各类素描图绘制方法等内容.培养了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了野外绘图水平.  相似文献   
5.
黄方遒 《考试周刊》2009,(12):43-44
一、透视学的出现与发展“透视”一词是西方概念,它是“在二维平面上表现三维立体物体的绘画方式。画出的物体看上去就象在一个视点看到实际情形,物体具有立体感,具有离观者越近。显得越小的空间关系”。透视学是在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出现肯定了人是生活的创造者和主人,  相似文献   
6.
透视学是一门与绘画息息相关的学科,也是将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共同产物。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们通过对艺术、科学的追求来表达他们的思想情感和智慧,透视学逐渐兴起,西方人更透彻地研究了透视学中的理论概念,包括对景物的色彩、清晰度、结构轮廓等方面的技法,诠释透视学,而中国古代画家,通过对景物"近大远小"、笔墨清浓的技法同样遵循着透视学的理论,在透视学的方法上,中国和西方国家观念不谋而合,不过在技法和写实手法上却截然不同。  相似文献   
7.
透视学课程作为环境设计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是该专业学生理解空间的结构关系和设计构思的主要途径.受课程安排不合理、教学方法过于传统、学生基础不扎实等诸多因素影响,课程的教学与预期效果甚远.本文分别从调整透视课程教学时间、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加强课程学习引导以及提高学生表达能力等方面,探讨了提升透视学课程教学效果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最近,听了一位老师执教的《圆的认识》一课。该老师把几个名师的经典之笔都融入到自己的教学设计中,容量大、内容杂,弄得自己在课堂上成了幻灯放映员,学生成了观众。  相似文献   
9.
透视是绘画活动中的观察方法,是研究画面空间问题的.由于思维方法、表达方式等方面的区别,使东西方绘画对空间的处理始终有着各自的特征.西方焦点透视强调实现客观的真实,而东方散点透视则突出画家内心的真实.对照两种视学体系指出差异并正确评价艺术与科学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教是因为学才有了实际意义,深入观察,透视学情,调整预设,对症下药,教后观察,及时补救,才有可能取得较大的教学效果."以学定教"是生本思想的具体体现.教学规律告诉我们,教学必须针对具体的教学对象展开针对性地干预、约束.如果教育者不能对教学对象有充分的了解,采取相应的教学措施,不可能收到最大的教学效果,为此,我们必须随时跟踪、检测学情,相机而动.一、深入观察,透析学情教育者绝不能"盲聋哑".无视学情,必将滑入一厢情愿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