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0篇
教育   35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科尔伯格基于道德认知发展理论构设道德两难困境,在道德教育中具有重要实践价值,是个体道德发展的有力推手。但在实践应运过程中,却存在着重理性分析轻情感体验、重道德认知轻道德行动的实践困境。将VR技术引入到道德两难困境创设之中,通过构建虚拟性道德场景,可推动道德两难困境的应用,实现由主体缺场向主体在场、由道德认知向道德情感、由道德建构向道德解构的实践转向,从而推进道德认知和道德教育的发展,使接受道德教育的学生真正实现知情合一、知行合一。  相似文献   
2.
目前,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主题情境探究教学"被广泛采用。在一系列的主题情境中,道德两难情境由于涉及的内容较为现实,结论又是开放性的,实施起来不好掌控,使用者较少。但是,如果教师能将道德两难情境运用得当,会取得非常好的教学效果。因此,笔者尝试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创设道德两难情境,让学生直面道德冲突,借此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下面,笔者就以八年级上册"责任与角色同在"一课为例,谈谈道德两难情境在教学中的应用及其对学生能力提升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正>开学初,笔者听了一节思想品德课,任课教师在执教教科版第一单元《走进父母》一课中,给学生提供了这样一个材料:很多时候,早上妈妈叫我起床时,总是着急地喊:"起来了,都快7点半了。"当我急忙翻身起床,快速洗漱完毕后,就要  相似文献   
4.
5.
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不仅是社会对每个公民的要求,也是每个公民的基本素质。加强对高中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尤为重要。在政治课教学中可通过道德两难法、真实事例渗透等途径来培养学的的社会责任感。  相似文献   
6.
探讨科尔伯格道德两难问题故事法的研究背景、理论内涵和应用价值,并结合我国当代德育教育的特点,分析了在教学实践中运用道德两难故事法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荒木纪幸道德两难教学理论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荒木纪幸教授多年来致力于道德两难教学的研究。文章介绍了荒木纪幸道德两难教学理论,这一理论以杜威、皮亚杰和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为基础,结合日本道德教育的民族特色,能够立足现实,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时代感,对我国道德教育具有丰富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现代德育是主体性、发展性德育 ,它把人作为道德主体来培养 ,力图促进人的德性发展 ,而道德两难问题教学作为德育中的一种案例教学 ,自古就存在 ,只是到了现代灌输式的德育中 ,却很难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它是从学生出发 ,反对教师对学生的单向灌输 ,注重学生的主动思考和积极参与 ,希望通过道德两难问题的讨论 ,将学生的道德认知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因此广大教师熟悉道德两难问题的教学设计 ,不仅可以提高德育的实效 ,而且对于转变灌输式的德育 ,也具有重要意义。一、道德两难问题的设计与教学步骤(一)道德两难问题的设计道德两难问题可以…  相似文献   
9.
崔梅 《教师博览》2021,(2):12-13
教学法只要触及学生的情绪领域、意志领域及精神需要,就能发挥出有效的作用。在日常德育工作及"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通过创设道德两难情境能触动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激发其内心价值观的冲突,使其在冲突中思考、辨别和选择,从而改变其原有的认知结构,使其建立理性认知,形成正确的价值导向。  相似文献   
10.
田毅松 《中国德育》2014,(16):40-43
正大家好!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孝与德之间的关系。当代道德教育理论中有一个重要的思想流派,它就是道德认知学派。这个学派认为,,儿童的道德水平随着他们道德认知能力的提高而提高。它有一个出发点,这是一个叫做"海因兹偷药"的道德两难实验。这个故事讲的是一个叫海因兹(Heinz)的人,他的妻子身患重病,濒临死亡,只有一种药能解其绝症,但发明此药的医生却坚持卖高价。海因兹凑不到足够的钱,只能去偷药救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