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13篇
科学研究   2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语音格局是元音系统性的表现,它把语音学和音系学联系在一起。本文采用语音格局的方法,通过鄱阳方言一级元音的声位图和标准图形来考察鄱阳方言的一级元音格局,并分析鄱阳方言一级元音的定位特征、内部变体的表现、整体的层级关系。  相似文献   
2.
程序 《现代语文》2010,(5):105-107
向普通话读音靠拢是各方言语音演变的普遍趋势,但江西鄱阳方言先、仙韵见系字读音的年龄变异却呈现出相反的趋势,韵母由老派的以[yen]为常转变为新派的以[ion]为常。笔者经过研究认为,这是因为前一种读法与鄱阳镇周边乡镇读法类似,因而带上了低声望的标记。新派的与普通话趋远的读音变化,实际上主要是由于与低声望语言变体保持距离的排斥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卢纶几首诗的题注有"至德",这一直被人认作年号;由此引起对卢纶生年及诗意的误解。本文提出至德不是年号而是地名;它与池州乃至鄱阳(饶州)都有关系。文章结合这些地名的考证讨论了卢纶的生平,并对其作品作出了更准确的解释。  相似文献   
4.
杨小龙 《新高考》2009,(Z2):25-27
陶侃传陶侃字士行,本鄱阳人也。徙家庐江之寻阳。侃早孤贫,为县吏。鄱阳孝廉范逵尝过侃,仓卒无以待宾。侃母语侃曰:"汝但出外留客,吾自为计。"其母乃截发以易酒肴,斫诸屋柱,悉割半为薪,剉诸荐以为马草。日夕,遂设精食,乐饮极欢,虽仆从亦过所望。  相似文献   
5.
2001-2010年鄱阳湖圩区水稻多熟种植时空格局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文叶  姜鲁光  李鹏 《资源科学》2014,36(4):809-816
在耕地面积有限、粮食单产水平较高的地区,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的主要途径是提高复种指数,加大土地利用强度。鄱阳湖圩区是我国重要的水稻生产基地,是我国水稻多熟种植最典型的地区之一。弄清鄱阳湖圩区时间上与空间上的水稻多熟种植变化特征,为兼顾粮食安全与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提供现实基础。本文利用较高空间分辨率卫星影像(Landsat-TM/ETM+),选择合适时间窗口,识别了2001年鄱阳湖圩区水稻多熟种植的空间格局,并利用K-means算法对解译结果进行精度验证。研究表明,2001年圩堤水田面积为34.54万hm2,其中单季稻13.02万hm2,双季稻21.52万hm2,分别占水田面积的37.7%与62.3%,复种指数为162.3%。对比分析2001年与2010年的多熟种植空间格局变化表明,2001-2010年鄱阳湖圩区水田面积减少了1.09万hm2,但复种指数增加了15.9%。本文利用时间窗口阈值法不需经过目视解译即可达到81.6%的精度,是一种有效的水稻多熟种植空间格局提取的方法,并且大大减少了所需的遥感影像。  相似文献   
6.
积极融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加快文化创意产业建设,高等院校肩负着为此培养技能型应用人才的责任和义务,同时也是高等院校创意相关专业学科建设发展的一个重要机遇,本文围绕日如何紧紧抓住国家发展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这个大好时机,深入挖掘地域文化特色,打造鄱阳湖创意文化品牌,培养出紧贴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高素质创意技能人才,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构建人才支撑体系进行了思考探析.  相似文献   
7.
程序 《现代语文》2009,(10):98-101
本文整合了声母、韵母和声调等若干方面的语音比较标准,选取了赣方言和江淮官话的几个方言点,将鄱阳方言与之进行一一对比,认为鄱阳方言仍属于赣方言,但正处在向江淮官话过渡的阶段。同时也为客、赣、通泰方言同源说提供了部分佐证。  相似文献   
8.
余锋     
《收藏界》2011,(4)
余锋,1963年12月生,江西鄱阳人。毕业于西南大学美术学院研究生班油画专业,现为贵州省美术家协会会员,任教于贵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系。  相似文献   
9.
鄱阳洪氏家族是在唐末至北宋前期,先由歙县迁乐平,再迁至鄱阳的。这个迁徙过程,即是他们由农耕到家商并举,进而官绅化的过程。其中农商结合使洪氏富裕,重视教育使其出仕,由民户变成了官户。任官当政以后,他们有文章与气节俱优的特色,这是成功的关键。然而,洪氏隆盛之后,失去了文节俱优的特色,家族便衰落了。富贵须戒骄奢,位高不忘教子,自立意识应保持不退,这些就是洪氏由盛而衰留下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