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7篇
教育   811篇
科学研究   105篇
各国文化   18篇
体育   51篇
综合类   38篇
文化理论   13篇
信息传播   8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99篇
  2013年   58篇
  2012年   106篇
  2011年   75篇
  2010年   65篇
  2009年   66篇
  2008年   76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61篇
  2004年   60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卡拉马佐夫兄弟》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在贫病交困的晚年,用全副心力酝酿写成的。他以先前看见的一个年轻军官弑父为情节核心,塑造了老卡拉马佐夫和他的三个有着各自不同的生活志趣和生活倾向的儿子:老卡拉马佐夫纵欲贪婪,大儿子德米特里粗野率直、狂暴任性;二儿子伊凡对社会抱着犬儒主义的怀疑嘲弄态度,小儿子也就是作者的理想人物阿辽莎却真诚地相信爱可以战胜一切邪恶。  相似文献   
2.
巴赫金的<审美活动中的作者与主人公>和<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两书存在着矛盾之处:前者重视"整体性",而后者则推崇趋向于分裂的复调小说特征.笔者认为巴赫金的这个矛盾之处标志着他从传统审美观念向现代审美观念的转向,而福克纳的小说<喧哗与骚动>虽然具备某种复调小说的特征,但是比较起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它更具备现代性的艺术特征,这种特征即为整体性的趋于弱化.  相似文献   
3.
听涛爱琴海     
今天,一个名叫潘纳尤迪斯-特拉努里斯的希腊作家,带着他的一部名为《在砖窑的那段日子一牛角村》的小说来到中国,就像爱琴海畔激起的涛声,为中国读打开了一扇了解当代希腊学的窗子。《在砖窑的那段日子-牛角村》中版日前由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出版,与新书发布会同时,特拉努里斯还向北京外国语大学捐赠了价值5万元人民币的书籍和音像资料。[编按]  相似文献   
4.
佛教徒的丧葬方式是佛教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研究佛教徒的丧葬方式是深入了解佛教文化的重要途径。关于东晋高僧慧远的丧葬方式,曹虹《释慧远遗命“露骸松下”的意蕴》一文认为,慧远对葬式的选择有特殊意图和深远意蕴。但是曹文对“露骸松下”没有确切的解释和定义,对慧远丧葬方式的理解也是含糊的。本文作者认为慧远的“露骸松下”只是普通佛教徒的尸陀林法,没有必要过分强调慧远“露骸松下”的特殊意蕴。  相似文献   
5.
本书通过大量生动的材料叙述了160余名日本各界名人的传略和奇闻异事。全书分为文坛传奇、学者逸事、社会万象、古今战将、政界风云、臭名昭著六部分,展现了日本的历史、人物、文化和民族性格等社会场景,不仅读来生动有趣,而且令人思考警醒。  相似文献   
6.
2006年度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尤努斯创造“乡村银行”小额贷款方式,为第三世界国家提供良好的扶贫范本。他根据自己的创新思维,开创了一种与掠夺型资本主义完全不同的合作式小经济。他把西方式的金融与科技,以一种转化的方式用到自己的国家,这对第三世界实在是个很好的启发。[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从范德瓦耳斯气体的对比态方程出发,推导出临界指数的数值为1/3,与实验值相近。  相似文献   
8.
<正>李勇教授:历史学的基本形态表现为叙事,即不断提出两个问题:现在的情况如何由过去发展来?为什么会这样发展?而每次答案的提供,都是对更为遥远事实的陈述,都使所叙之事的情节更为细致。换句话说,历史叙述基本形态是对历史过程的追溯,和对历史细节的描述。历史写作者追溯和描述历史事实,势必涉及历史延续、历史因果等问题,最终要归结到对待这些问题的基本态度上。这一基本态度,通常也称历史的态度,许多时候人们称之  相似文献   
9.
10.
陀思妥耶夫斯基曾经这样解释文学的形象性:“有个小银元落在地上。”这种句子不够好,应该写成:“有个小银元,从桌上滚了下来,在地下叮叮当当地跳着。”的确,文学是通过语言描绘形象的艺术。后一句的描写,让人在细节中感受到了动态的美,节奏(声音)的美,在头脑的屏幕上,清晰地闪现一个个画面的组合,有色彩、有声音、有情趣……这是语言文字的魅力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