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4篇
  免费   0篇
教育   143篇
科学研究   20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7篇
综合类   3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9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2.
《出版经济》2002,(4):13-14
顾犇简况:1961年生于上海,分别毕业于复旦大学数学系(理学硕士)、人民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管理学博士).1987年起在现国家图书馆供职,曾任外文选书组组长、外文采编中心主任,现为采选编目部副主任、研究馆员,刊发过数十篇涉及图书馆学、信息技术、中国学、出版业方面的论文,出版了二百多万字的专著、编著和译作.  相似文献   
3.
顾贞观的<金缕曲>表达了作者对朋友远谪的深切关怀、同情和慰藉劝友人以此信为安慰,放宽心,解忧愁.全词表现了朋友之闯的真挚情感.在那黑暗的社会里,这种友谊,更觉难能可贵.在艺术手法上,通篇如话家常,一字一句,真挚感人,宛转反复,心迹如见.  相似文献   
4.
顾况是中唐的杰出诗人,而且精通绘画,是新画法泼墨山水的传人.其诗歌常常以画家的眼光来取境,融画理于诗歌,诗画交融,自由挥洒其非凡才情,表现其狂狷的个性,并且以取境奇特、色彩艳丽、意韵丰满之杰特诗艺,给贞元、元和文学以强烈的影响.在李贺尚未出世、韩愈尚未独具风格成名成家之时,顾况就已经创造出了如此风格相近、成就巨大的诗歌艺术,对韩、孟一派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而他的讽喻现实之作又是白居易等新乐府运动的先导.此外,他学习民歌未能完全消融吸收所造成的古体、乐府诗歌中粗率、放肆的不良倾向,也同样存在于元、白的同类诗歌中.顾况这一长寿而成就卓著的诗人,以他奇特的经历以及颇具个性特色的人品、诗风,在其时文坛上无异于一股清新之风,既清爽其时诗人的耳目,也湛溉了正在成长的元和文人,可以说是元和“尚怪”风气的先导.  相似文献   
5.
悲怨诗歌是汉末魏晋六朝诗歌的主旋律,它解构了诗人的悲怨情结,抒写了人们的生存困境。文章列举了嗟生怨、贫贱怨、仕宦怨、羁靡怨、离别怨、闺阁怨等悲怨诗况,并从时代气运、文化背景、文学风尚等角度对怨许成因进行了层层剖析。  相似文献   
6.
和风徐徐 润雨无声 唤醒大地朦胧的睡意 起伏的群山又添新绿 大河上下焕发勃勃生机 蓝天白云交相辉映 更喜东风一枝娇俏 檐前春燕衔泥  相似文献   
7.
顾恺之在中国美术史上的历史地位几经变迁,先是黜顾,后来又崇顾。顾恺之的善变生涯是黜顾与崇顾论辩之争的主体根源。批评家与顾恺之的生活时距是黜顾与崇顾论辩之争的时代根源。艺术家的生活境遇、批评家与顾恺之之间的时代差距、艺术潮流变迁和文论发展阶段都会给批评家提供更多审美移情的空间,给批评家正确评价艺术家的历史地位增加难度。  相似文献   
8.
《溪山琴况》是中国古代音乐美学思想的集大成者,在中国音乐美学史上占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本篇文章笔者从几对对比性的美学思想入手,从而分析《溪山琴况》中所包含的部分美学思想。  相似文献   
9.
王惠德 《钓鱼》2008,(5):40-41
有这么一种情况,估计其他钓友也见过。一个很好的钓场,前几天还钓得热热闹闹,红红火火,突然再去时化为一片沉寂。你说是钓具钓饵的原因吧,前后均未改变;说是气候风向不对吧,条件基本相同。能想到的办法,都用上了,就是死活不见效,简直把你整得迷迷登瞪,晕头转向,有时甚至气得你怨天尤人,胡猜乱想 ,去年就遇了这么一次,前后折腾了一个多月。  相似文献   
10.
杨子才 《新闻窗》2005,(2):27-27
文章以情动人。几千年来,弄笔之士人人知道此理,但终因囿于天赋,或识见不博,或方法不对,或实践不笃,多数做不到这一点。而做到了的人,因文章有强大感染力,便成大手笔。清代顾贞观的《金缕曲》二首,历来被人赞颂,流传久远,堪称绝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