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761篇
  免费   238篇
  国内免费   741篇
教育   27418篇
科学研究   6857篇
各国文化   246篇
体育   1051篇
综合类   1505篇
文化理论   231篇
信息传播   22432篇
  2024年   218篇
  2023年   980篇
  2022年   588篇
  2021年   930篇
  2020年   1019篇
  2019年   894篇
  2018年   561篇
  2017年   822篇
  2016年   1019篇
  2015年   1770篇
  2014年   3687篇
  2013年   3090篇
  2012年   3930篇
  2011年   4531篇
  2010年   3417篇
  2009年   3392篇
  2008年   3547篇
  2007年   2797篇
  2006年   2274篇
  2005年   2462篇
  2004年   2481篇
  2003年   2584篇
  2002年   2456篇
  2001年   2162篇
  2000年   1498篇
  1999年   946篇
  1998年   977篇
  1997年   817篇
  1996年   755篇
  1995年   691篇
  1994年   590篇
  1993年   447篇
  1992年   390篇
  1991年   324篇
  1990年   275篇
  1989年   274篇
  1988年   36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22篇
  1984年   23篇
  1983年   10篇
  1980年   5篇
  1957年   1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为青年学生思想政治理论的必修课程之一,是坚定共产主义信念的首要途径,是培养高素质综合型人才的主要渠道,是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平台,要想提高青年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注意力、兴趣点、关注度必须选择采用正确有效的教学方法。基于此,本文欲照后现代主义的视角从文本阅读、理解释义、师生教育三个维度具体阐述审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教学关系,打破时下马原教学的尴尬局面。  相似文献   
2.
3.
4.
作为民族漫长经历的历史积淀与文化升华,民族精神的产生和发展与哲学之间一直存在天然的关联。同时,任何哲学思想都源自对人类发展和民族生活的解读与深化,受到民族精神的长期熏陶与孕育,并逐渐呈现出民族样式、民族风格与民族气派。文章首先对民族精神与哲学思想之间的联系进行分析,然后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华民族精神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最后分别从实践观与务实精神、和谐观与和谐精神、价值目标与人文精神的视角,对两者之间的互鉴进行进一步的论证,借此揭示其当代价值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的核心要义,是如何更好地把我国制度优势充分发挥出来。这在国家制度建设过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制度建设,是在吸收运用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邓小平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国家制度建构的理论历程中逐步形成的。在深刻认识显著优势的实践中坚定制度自信,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地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  相似文献   
6.
众所周知,我国自建党建国以来,始终将马克思主义作为治国的重要思想。为了做到创新,并使马克思主义的运用更符合国情,一方面,应做好马克思主义本土化的改造工作,另一方面则需要做到与时俱进。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带领下,如何科学利用新时代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念,可谓当今时代发展的重要风向标和挑战。  相似文献   
7.
在实物对比分析的基础上,梳理了国家图书馆馆藏中所见手工土纸和机制土纸的名目、外观及品质,并对馆藏五家出版机构在1937—1946 年间出版的图书进行采样统计,同时结合相关史料,对抗战时期大后方印刷用土纸的使用情况进行了初步梳理,分析认为:自1938 年下半年开始,土纸在大后方印刷出版界的使用日益广泛,1946 年后土纸基本退出我国印刷出版行业。最后提出了进一步加强抗战时期土纸文献保护利用的建议。表4。参考文献25。  相似文献   
8.
[目的/意义] 经典阅读处于学生通识教育的核心环节,大学经典推荐书目在"读什么""怎么读"的核心教育环节发挥着重要作用。分析和确立大学经典推荐书目的遴选标准,探究其发展特点,对于优化经典书目编制、推动经典阅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方法/过程] 通过网络调研和电话访谈梳理部分"双一流"高校的官方经典推荐书目,分析我国高校经典推荐书目的产生过程与背景。[结果/结论] 大学经典推荐书目在遴选上重视中国传统经典,也注重借鉴西方经典;人文社会科学经典与自然科学经典遴选相对均衡;发掘元典书目新生,重视充实有价值的影响书目。同时,在阅读推广实践中,呈现出尊重阅读主体、重视首因效应发挥、丰富创新推介载体,以及差异化、层次化、定制化的发展特点,体现出高校党政领导的重视和图书馆的主动作为。  相似文献   
9.
10.
基于以往对文献保证原则的研究成果及其提出者休姆的论述原文和相关研究文献,阐述文献保证原则的产生背景,提炼文献保证原则的主要内涵———文献而非概念本身是类分的依据、文献著者是分类者而编目员是记录者、图书属性的排序在本质上并无差别,并梳理文献保证原则的演变及其影响。美国国会图书馆分类体系遵照文献保证原则识别新主题词、进行类目修订,具体体现在类型复分、主题复分、主题不同方面的区分、主题关系变化等方面,但该原则存在“ 文化资本占有者的话语渗透”“已类分文献无法随认识而联动”等弊端。我国的文献分类组织应将文献保证原则与科学分类相结合,建设叙词库,注重对主题词词间关系的揭示,确立主题词识别规则。表1。参考文献3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