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372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339篇
教育   34531篇
科学研究   439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987篇
综合类   483篇
文化理论   9篇
信息传播   275篇
  2024年   90篇
  2023年   453篇
  2022年   383篇
  2021年   434篇
  2020年   398篇
  2019年   439篇
  2018年   205篇
  2017年   321篇
  2016年   555篇
  2015年   1133篇
  2014年   3177篇
  2013年   2225篇
  2012年   2916篇
  2011年   2661篇
  2010年   2229篇
  2009年   2098篇
  2008年   2532篇
  2007年   2062篇
  2006年   2702篇
  2005年   2578篇
  2004年   3532篇
  2003年   2648篇
  2002年   765篇
  2001年   115篇
  2000年   5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为切实探索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的有效途径,破解传统教学"高负荷、低效益"的教学困境,我校历史教研组提出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历史分模块——团队教学模式,并在我校2016级学生中抽取一定班级进行了教学实验。  相似文献   
4.
5.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它是建立在全新教育理念基础上,对原有的体育课程进行改革,并突出健康目标的一门课程。新的课程标准将课程目标细化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  相似文献   
6.
一个人思想的先进与否,直接影响到他在工作中的种种观念,而这种种观念必然也表现于一名教师整个教育教学行为之中。有什么样的思想就有什么样的教育,改造体育课堂教学,对于一名一线的教育工作来讲,必须从更新观念上做起。作为一名体育教师要想真正从既有的课堂模式中跳出来,真正在课堂上  相似文献   
7.
在过去的教学大纲里,对运动技能技巧进行的都是掌握程度的评价,学生每达到一个技术层次就有一种相对应的评定成绩,它注重的是一种结果,追求的是一种绝对的评价标准。新课程标准倡导新的关于学生的评价,提出应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采用多样化的、开放性的质性评价的方法;不仅要关注评价的结果,更要关注评价的过程;要合理解释和利用考试的结果,减轻学生的压力,促进学生的发展。新课程标准中的学生评价强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包括学生在道德品质、学习的愿望…  相似文献   
8.
英国教育部、就业部和课程审查局于1999年联合颁布了《中小学体育课程标准》,2001年我国《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本)也在实验与修订中。为了加强对《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学习和理解,现将中英体育课程标准进行比较研究,以求从中得到启发,把握其实质。一、中英体育教育课程标准有以下共同点l.明确体育教育课程的性质是必修课我国体育与健康课程明确指出体育与健康课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强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  相似文献   
9.
什么样的课才是好课--论体育课堂教学的评价标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课堂教学倍受人们重视,课堂教学的水平和效果似乎成了一个教师执教能力的所有反映。那么,什么样的课才是好课呢?《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制订与实施,为我们提供了新的课堂教学评价观念和思路。依据传统观点认为的好课,现在未必就是好课,反之亦然。笔者试图在分析传统体育课堂教学评价体系中的弊端和局限性的基础上,提出一节好的体育课的评价标准。一、传统的教学评价标准所存在的弊端和局限性1.单一增强体质目标的追求,限制了教师对学生体质以外的其他方面发展的关注在传统的体育教学评价中,往往是通过对学生心率的测…  相似文献   
10.
郭立勇 《体育教学》2003,(4):28-28,29
一、设计说明本课在《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指导下,全面贯彻“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教学设计中,以“学生健康发展”为本,着眼于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注重学生的实践体悟、自主探索、合作与交往;合理组合学习内容,并开展不同学习领域的研究;积极参与课程改革的尝试,从而落实课程标准的要求。二、学习内容1)巧用竹竿搬运果实;2)竹竿舞。本课主要围绕“竹竿”设计了既动脑、又动手的趣味游戏。主教材是“竹竿舞”。竹竿舞是我国黎族、傣族、苗族等少数民族的民间体育活动,它是利用竹竿组织游戏,有节奏地进行来回敲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