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黑泽明编导和拍摄的《乱》,是对莎士比亚《李尔王》的一次成功地移植和改编,黑泽明移植了莎剧的情节,但又依据东方民族的审美习惯对其作了改编。他变换了作品中人物的性别,增加了日本武士道特点和东方的佛教色彩,融入了日本的传统艺术,使改编后的《李尔王》——《乱》,不仅适合日本民族的阅读心理,也反映了日本时代社会的特征。  相似文献   
2.
李亚利 《海外英语》2014,(5):193-194,219
William Shakespeare(1564—1616)has been universally acknowledged as an outstanding playwright and poet during the English Renaissance.His great tragedy,Macbeth,telling the conversion of a good man into a wholly evil,is so well accepted.Akira Kurosawa,as a famous Japanese director,attaches much importance to the fusion of eastern and western culture,which makes his adaptations from literature unique.His Throne of Blood is totally different from the original Macbeth,but it remains the quintessence of Shakespeare.Through analyzing the successful transformation of the plot,character and language,this paper reveals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film as an independent art which can make it possible to realize another kind of art.  相似文献   
3.
抗日战争前与抗战时期,被称为中国通的日本人长野朗写了许多介绍当时的中国、评论中日之间各种问题的论著。在他的对华观中不乏一些良好的思想要素,但也蕴涵了许多不健康的思想因素。譬如,他在中英关合作问题上,存在着不少的偏见与荒谬之处。长野朗提出“英美离间论”的主要目的在于,政治上排斥英美在华扩展势力,经济上维护日本的在华经济利益,思想意识上抵制近代西方思想文化对东方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5.
抗战前与抗战时期。有一位日本人中国通名叫长野朗。他写了许多介绍当时的中国、评论中日之间各种问题的论著。在他的对华观中不乏一些良好的思想要素,但其中日问题观却蕴涵了许多不健康的思想因素。譬如,在中国人民抵制日货、日本侵占中国东北三省、中英美合作、以及中日合作等问题上,存在着不少的偏见与荒谬之处。文中仅就其中的中国抵制日货问题,以长野朗的“反对抵制日货论”为中心议题,来详细分析其思想实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