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2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32篇
教育   487篇
科学研究   88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174篇
综合类   69篇
信息传播   49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62篇
  2012年   62篇
  2011年   62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57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60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54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5年以来我国体育法学研究概述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颁布实施以来,我国体育法制建设日益加强,体育法学研究也不断取得新的进展。文章总结了这一阶段我国体育法学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介绍了体育法学研究的基本内容和主要特点,并提出了我国当前体育法学研究的现实要求。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湖南通道侗族自治县传统农业生态系统的类型及其效益进行了研究,并就资源利用问题以及人类、科学技术、传统知识、宗教信仰和政策等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力量素质是人体运动时的首要素质 ,也是发展其他素质的基础。在警察院校的体能教学训练中 ,它直接关系着学生的体质和运动能力。本文就影响力量素质练习效果的因素以及发展力量素质的原则、方法进行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效果欠佳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对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效果欠佳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从明确目标、优化教学内容、注意选择合理实用的教学组织形式、加大投入力度、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等方面提出了提高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效果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中国田径发展规律及未来成绩预测研究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分析了中国田径运动在发展过程中表现出的特点,揭示了中国竞技田径运动发展的规律;并对未来田径成绩的近期走势进行了动态的预测;为中国竞技田径运动持续发展提供了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6.
面对新形势和挑战,医学期刊需要通过打造科学的团队结构、发挥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及采用适合期刊发展特点的管理工具,使成员的潜能得到最大程度的激发,使团队发挥整体协同效应,从而达到提升期刊活力和核心竞争力的目的。本文基于《军事医学研究(英文)》杂志创建和实践共创型团队的经验,阐述了现实+虚拟共创型编辑团队的构成及基本特征,以及运用目标与关键成果法构建团队管理体系的具体举措,包括管理理念和思路、制定原则和步骤、实践路径和方法等,并总结了编辑部OKR管理体系实践在期刊业务创新、成员自主赋能和团队协同能力等方面取得的成效,以期为医学期刊同行提供办刊管理方面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7.
在实际语文教学中,教学目标的陈述普遍存在一定程度的含糊性和随意性。导致这一问题的原因较为复杂,语文教师陈述教学目标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无疑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因此,从理论上探讨语文教学目标陈述问题十分必要。现代科学心理学有关教学目标陈述的理论主要包括分类分层陈述理论、行为目标理论和行为样品理论。依据这些理论,语文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应该针对学生的语文学习结果分类陈述,针对学生的语文学习过程分层陈述,针对学生的言语行为规范陈述。  相似文献   
8.
文章从德育的内在逻辑的分析入手,对当前的高校德育工作实效性欠缺的现状进行逻辑上的解读,从德育教育的“知道———内化———体道”的关系中,对当前的德育工作从现实和理念层面的分析中,寻求实现德育实效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Given that physical activity (PA) tends to decrease with age during adolescence, addressing factors that affect change is important. This study examined the similarity and interdependence of PA as influenced by psychosocial factors among adolescent best friend dyads. A total of 660 adolescents, representing 330 best friend dyads, completed questionnaires with regard to PA, sitting time, perceived exercise benefits and barriers, physical self-perception and social support for PA. Dyads were also identified as reciprocal and non-reciprocal best friends; reciprocal means that both considered each other best friends and non-reciprocal were those in which only one considered the other a best friend. Data were analysed using a hierarchical linear model framework. Results indicated significant similarities between reciprocal best friend dyads for PA and sitting time, and for sitting time in non-reciprocal best friends (P values <.01). Psychosocial variables were associated with PA in reciprocal best friend dyads and with sitting time in reciprocal and non-reciprocal best friend dyads. Best friend gender, regular sports practice of the person, perceived exercise barriers of the best friend and best friend social support were the best predictors for PA.  相似文献   
10.
要增强中小学德育的实效性,必须树立起"以学生为本"的德育观念,并将其贯彻到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途径及方法中去,以满足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解决学生现实基础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惟其如此,才可能使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接受",变"外部约束"为"内心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