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207篇
科学研究   3篇
综合类   18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献型翻译强调源语文化的纪实,其手段主要是逐词对应翻译、直译、注释型翻译和异化翻译。《阅微草堂笔记》有“无人能夺其席”的文学价值,对清后期笔记小说的创作有重要影响。金大逸(David Keenan)翻译的《阅微草堂笔记》带有浓厚的“中国味”,主要表现在文化词、专有名词、典故及诗歌意象的英译中广泛地使用了文献型翻译。对比他博士论文中相应的英译,发现其在后来出版的译本中有多次文献型翻译的增减。金大逸极力再现汉语原文的词汇和句式特征,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产生的“陌生化”会滞后读者的理解,但并非将其无限放大。该译本保留了大量中国文化词汇的原有风貌,并且其注释内容对原文语义进行了有效的补充,对汉学界的清代文化研究有文献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外语专业学生研究外国文学具有双语双向交流的特征,这是他们的优势.但他们母语和文学基础的薄弱使他们陷入困境,因此,在外语系或外语院校增加文学课时,加强文学和文学理论与批判的学习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3.
论王弼"无"范畴的涵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是王弼玄学的核心范畴 ,也是整个魏晋玄学发展中的最基本的概念。王弼的“无”有五种涵义 :本体义、生成义、抽象义、功能义、境界义。这五种涵义又分为三类 ,即本体义、生成义、抽象义的“无”为一类 ,后两种涵义的“无”各为一类。由于“无”的第一类涵义中的生成义和抽象义的矛盾 ,导致了魏晋玄学的逻辑演进。  相似文献   
4.
韩愈《进学解》一文提出的"记事者必提其要"为学方法,千古以为美谈。然而细细考究,这个概念含义并不明确。前人对"记事者必提其要"做了各种阐释和解读,经过梳理,认为它大体有三种不同的理解,即对史籍一类的著作要抓住其纲要;采摘经史,据事以类义;整理史实要含咀英华、删除冗赘。  相似文献   
5.
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政府的成立,是我党创建人民政权的一次伟大探索和实践,它不仅对中国革命产生了深远影响,而且对新中国政权建设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当时筹备大会的主要负责人任弼时,为大会的准备做出了重大贡献。他统一思想认识,推举毛泽东主持工作,负责人事安排,起草件,指导选举。使大会得以顺利召开。  相似文献   
6.
文章对比了泰国学生中介语语料与汉语母语者语料中差比句的使用情况,分析了泰国学生差比句习得的特点和偏误类型。研究发现,泰国学生中介语语料与汉语母语者语料中各句式的使用频次不完全一致,使用频次与正确使用频率也不完全一致;泰国学生汉语差比句偏误率较高,偏误类型复杂多样,其主要原因在于汉泰语"比/■"字句在形式和功能意义上错综复杂的对应关系和对应"空缺"。文章最后提出了针对泰国学生汉语差比句的教学策略,确定了有"泰国特色"的差比句教学难度等级序列。  相似文献   
7.
王弼的"自然"所取的乃是"自动然"之意,换一个说法也就是"无为,"但是这里的"无为"并不是不作为,它更确切的涵义乃是无意为、无心为,说的更明确一点也就是不作意。这乃是宇宙本体(大道)与天地万物共有的属性,把它视为任何其他东西都是不正确的。前人所以对王弼的"自然论"思想产生误解,除了对文本的阅读不够仔细外,"五四"以来所形成的西方思维模式的影响无疑也是其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证明了一个极限公式,为求非可导函数的不定式的极限提出一种新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不学博依,不能安诗.博依是诗歌创作的一种技法,它可溯源到先秦诗文理论家所谈论和使用的言说及表达方式:比物丑类.它与<诗经>的表现手法赋比兴有着密切关联.博依在诗文创作中广泛使用,会使诗文文义被遮蔽,但是诗文创作中又不能缺少博依手法,它能形象化地表情达意.  相似文献   
10.
日本京都醍醐寺现藏抄本《孔雀经音义》之卷末所附音图为日语五十音图最早版本之一。此音图由八行构成,除"比"行外,其余各行均以一个表音汉字为韵引,而"比"字为ヒホハヘフ和ヰヲワヱウ两行所共有,故图中总共有7个汉字和40个假名。鉴于图中"比"字能摄ハ、ワ两行假名,故在学界作为难题提出,目前尚在探索中。作为日语五十音图形成过程和文化内涵研究的一部分,文章从汉语、梵语和日语三个角度考察了"比"在三者中的音韵演变历程,进而基于音韵学理论对"比"音能摄ハ、ワ两行假名的原因做出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