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综合类   7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论王弼"无"范畴的涵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是王弼玄学的核心范畴 ,也是整个魏晋玄学发展中的最基本的概念。王弼的“无”有五种涵义 :本体义、生成义、抽象义、功能义、境界义。这五种涵义又分为三类 ,即本体义、生成义、抽象义的“无”为一类 ,后两种涵义的“无”各为一类。由于“无”的第一类涵义中的生成义和抽象义的矛盾 ,导致了魏晋玄学的逻辑演进。  相似文献   
2.
庄子“逍遥”观有三层含义:一是作为超然自得的绝对精神自由状态;二是作为顺应,利用一定现实条件的自由状态;三是作为“自足其性”的完全顺应客观条件的自由状态。它们同时代表了庄子人生观的三种境界。但在现实生活中,绝对自由的精神状态只是一种精神慰籍,不可能成为真正的现实。为了实现这种自由之境,庄子这三种“逍遥”观必然会依次逆转实现,最后,庄子的真正人生观还是其“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的、完全顺应客观条件的自由。  相似文献   
3.
论传统儒学思想在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个民族的民族精神是由该民族的传统的思想、文化长期熏陶、培育、凝结而成的,它是一个民族的优秀思想文化的结晶和表现。就我们中华民族而言,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正是我们民族的优秀思想、文化传统培育的结果,它凝结了我们民族的优秀思想文化成果。一般言,儒、释、道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文化,但尤以儒家思想文化最能代表和体现我们民族的文化传统,对中华民族精神之形成,发挥的作用和影响也最大。传统儒家思想文化博大精深,概而言之有家国一体等十个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4.
向唯物史观和社会辩证法挺进:近年国内人权实质研究述评胡义成康中乾“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人权状况》发表后,人权研究在我国迅速成为“热门”。近两三年来。我国出版和发表了大量人权问题著述,其中一些水平相当不错。在人权的...  相似文献   
5.
初唐道士成玄英是唐代道教"重玄"论思想的重要代表。他认为"道"最基本的特点是"虚通";"道"作为本体既没有实体性,也没有抽象性,而具有一种现象性。这反映了唐代道教哲学比较高的思辨水平。在这一"道"论思想的基础上,成玄英阐述了其"万类参差无非独化者也"的物质观,"道契重玄,境智双绝"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因其素分,任其天然"的社会观和人生观。成玄英"重玄"论的道教思想在有唐一代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6.
郭象的认识论历来被视为神秘主义的不可知论,原因在于他主张既忘其迹又忘其所以迹的“冥而忘迹”论。这样理解郭象的认识论当然是不对的,因为这只仅仅看到了其认识论思想的一个方面,而且对这一个方面作了表面的、片面的理解。考察郭象在《庄子注》中关于认识问题的论述,他的认识论思想有三个方面,“冥而忘迹”论只是其中之一。从郭象认识论思想这三个方面的统一来理解他的“冥而忘迹”说,它并不神秘,且这个“忘”的认识论与郭象的“独化于玄冥之境”的“独化”本体论有内在的一致性。郭象的“独化”本体论实质上并不是一种逻辑分析式的理论和方法,而是一种显现、现象性的境域,它需要的是象性思维。  相似文献   
7.
“道”是庄子认识论的最高对象和最终目的。庄子所刻意认识的目标就是“道”。那么,“道”究竟是何许东西呢?从《庄子》中我们不难看出,庄周所谓的“道”具有以下三个层面的含义. 1 “自本自根”之“道”。这种道的特征是自为根本,它是大、全、一、足的东西,是独立、完整的实体。它“自本自根”,“自古以固存”,“在太极之上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夭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大宗师》)等等。它的存在和所  相似文献   
8.
郭象的“独化”论是关于宇宙本体问题的玄学理论。一方面 ,它把王弼的无形无象无名的“无”这个一般、共相下落到了具体事物身上 ;另一方面 ,它又将裴的“群有”这一个体之有(存在 )提升到了本体的地位。表面看来 ,“独化”是比较简单的概念 ,因为它表征的是每个个体事物如此存在的状象。但实际上 ,它揭示出 :正是事物如此存在的状象却现象、显现、暴露了其所以如此存在的本质、本体。因此 ,郭象的“独化”范畴具有现象性的哲学性质 ,它与时间就有了本质的联系  相似文献   
9.
10.
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主流是天人合一。纵观中国古代哲学,其关于天人合一的思想路线可厘析为五种,即尽心—知性—知天的内省察路线、制天命而用之的外行动路线、阴阳五行的宇宙系统论路线、通天下一气的宇宙生成论路线、道通天地的本体论路线。这五种思想路线在总体上都是关于天与人的结合、统一,但在具体论述时则有侧重,其中有些论述的哲学意味较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