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1篇
教育   2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冰心是20世纪中国最杰出的文学大师之一。她从1919年五四运动之后,便开始了文学创作。她的作品,如"问题小说"、小诗、散文和儿童文学开创了新文学的先河,而"冰心体"的创造,则是她最杰出的贡献。"爱的哲学"的提出又使她成为现代文学史上最有个性,最有特色的一位女性作家。但是,至今冰心的作品受到评论界充分关注的仍只是她20年代的作品,她三四十年代作品所体现出的一以贯之的对爱与美的追求及其艺术风格,却一直为研究者所忽略,这自然有碍于对冰心创作全貌的把握。本文拟以冰心三四十年代的生活为立足点,试图对她这一阶段的重要作品所表现出的文学精神及艺术风格予以解释。  相似文献   
2.
冰心是我国卓越的语言大师,她的散文真挚婉约、典雅秀逸,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她的散文语言也独具特色:柔婉、纤巧,富有节奏感和音律美,而且蕴含哲理。  相似文献   
3.
冰心作品的主题贯串着“爱”和“美”,这取决于她幼年时期情感模式的形成,生活经历、生活环境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平和温暖的家庭环境、对大海的一片痴爱、父母的挚情至爱,形成了其情感模式的基础.这种“冰心式的爱的情结”,使她对生命、对母亲、对童真、对自然、对祖国、对人类、对和平怀有温雅真纯的感情,影响了她一生的创作.她以小说、诗歌、散文等不同的形式表现了丰富的爱的内蕴和自己高洁的人格,完善了作品主题,形成了独特的“冰心体”.  相似文献   
4.
冰心和狄更斯作品中儿童形象创作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冰心与狄更斯就儿童形象创作等方面的比较,探讨了两位作家在作品中表现出的儿童的不同结局以及倾注在其中的关爱和同情,阐述了冰心与狄更斯对儿童题材创作的贡献和其各自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文学社会学的方法考察冰心在中国白话文学铸型时期的自我塑形。论述冰心与期刊的结构性关系,冰心以进取、向上的姿态,成功地被期刊打造成一个成功的女作家形象和她面对的种种事实;论述冰心与她周围的人们的结构性关系,他们与冰心的创作在文学社会学方面的意义,冰心以她持续的文学个性成为中国白话文学铸型时期的先驱者。  相似文献   
6.
冰心的文学精神是“爱的哲学”,体现在她的创作中,便是对人类的终极关怀这一种具有超越时空价值的文学精神。  相似文献   
7.
西方文化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对当时的中国社会和文学界有着深远的影响。冰心作为倡导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之一,受西方文化及其文学思潮的影响,形成了她独特、鲜明的"自然、母爱、童心"三点一线的艺术主题和以"自我、艺术、自然"为中心和出发点的写作风格。  相似文献   
8.
冰心是著名的文学家,她独创的冰心体享誉中外文坛,以绘色、繁复和哀婉呈现出独特的柔美风格。但是,语言风格不是一成不变的,社会的变化必然会对作家的语言风格产生深刻的影响。新中国成立后,冰心的语言风格由柔美转为质朴和壮美。风格的转变不能说没有作家自己的主观认同,但浓重的政治氛围对个人的影响亦不应低估。一个人的风格可以变化,但变化应该基于艺术的追求。如果是在政治高压下的转变,那是时代的悲哀。  相似文献   
9.
《超人》是冰心早期小说的典型代表,也是冰心"爱的哲学"的体现。冰心在这部小说中以"爱"为基调,展现了一个悲观孤独者如何实现爱与被爱的过程,为我们展示了爱的复苏与张扬,极力凸显了爱的力量的伟大。  相似文献   
10.
冰心作品中的同素异序同义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详析冰心作品中同素异序同义词的类型、结构和来源,阐述同素异序同义词的灵活应用是冰心作品的语言特色之一,证明这类词具有修辞功用和存在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