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教育   9篇
科学研究   2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4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ABSTRACT

Amid rising controversy around the alleged distinctions between merit and excellence lies a familiar refrain, scarcity. The narrative of academic scarcity, proclaiming the insufficient numbers of scholars and academics of color, permeates conversations in higher education. We suggest that the academic scarcity narrative, a remnant of stagnant logics of diversity, circulates as a contemporary mechanism of what we name disciplinary containment. Extending disciplinary conversations around rhetorical containment, we argue that disciplinary containment perpetuates whiteness.  相似文献   
2.
本文阐述了50年代美国远东新战略的形成及其结果,认为它是冷战前提下美国遏制中国政策的产物,这种政策不变,则中美两国关系的僵局就无法打破。  相似文献   
3.
美国前参议员富布赖特,1959—1974年任参议院外交委员会主席。在此期间,他通过发表演说和举行一系列听证会,为美国对华政策的转变作了大量舆论准备工作,对美国实现从“遏制并孤立”到“遏制但不孤立”对华政策的转变起了重大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新历史主义角度解读了华盛顿.欧文的小说《睡谷的传说》,作者站在边缘的立场,以睡谷里旧时田园生活的边缘文化颠覆资本主义中心文化,但作者的颠覆意图最终被资本主义主流话语所含纳并成为主流话语流通中的载体。然而在颠覆与含纳的角斗中,小说文本也参与了对历史的塑造。  相似文献   
5.
巴尔干战略至今仍然是国际政治史和二战史研究中的不懈话题,基辛格博士在其1995年发表的《大外交》一书中还称其一开始就是“用来制约战后苏联的影响力”。巴尔干战略是地中海战略的逻辑结果、是英国传统政治逻辑延伸的结果;一切以大英帝国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最终目的是其现实原因;另一方面,它虽然不是为冷战而设计的,但它为后来冷战所提出的“遏止”思想提供了潜在的资源,恰巧为战后遏止共产主义的冷战理论铺垫了道路。  相似文献   
6.
宗喆  鲁俊群 《科技管理研究》2021,41(17):162-169
梳理欧美相关法律中的相关条款,专注于分析疫情爆发初期主要国家采用科技抗疫的案例,提出在疫情等公共安全事件突发时,各国应在内部明确数据保护与公共利益优先的临界点,并尽快建立平衡数据保护与公共利益的国际合作机制.  相似文献   
7.
专利技术是知识产权的核心和主要指标。跨国公司对我国企业不断强化专利遏制,寻求专利技术效益最大化和长期化。以集成电路(IC)为核心的电子信息产业是高技术的主要代表,IC专利技术是支撑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的核心技术。跨国公司的IC专利遏制战略已成为国家安全战略的核心内容之一。IC产业属于国家战略安全的基础产业,是提升我国专利竞争力的战略要点,它也是跨国公司专利遏制的重点对象。  相似文献   
8.
运用新历史主义批评理论,分析威廉.福克纳(William Faulkner)的《喧哗与骚动》(The Soundand the Fury)中所体现的新历史主义倾向。从班吉(Benjy)、昆丁(Quentin)和杰生(Jason)这三个叙述者入手,揭示福克纳对高歌猛进的北方工商资本主义主流话语的颠覆和对抗,解构了美国政府宣扬的内战胜利和资本主义进步的"单数""大写"历史;通过对迪尔西(Dilsey)形象分析,探讨南方庄园经济解体之后的价值体系和道德信仰的重建。  相似文献   
9.
马歇尔计划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援助欧洲的复兴计划,它成功地挽救了西欧濒于崩溃的经济,是战后美国对外政策中最成功的例子之一。美国实施这一计划不仅是为了西欧的经济复兴和美国的经济利益,而且还希望借助欧洲的经济复兴来遏制苏联,确保美国的霸权地位。与一般的经济援助计划相比,马歇尔计划首次提出了"欧洲一体化"的观念,为西欧的经济复兴指明了方向。西欧各国在马歇尔计划的促进下建立了一系列经济合作机构,为此后的西欧统一进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陈培珊 《双语学习》2007,(9M):168-170
The thesis targets at a preliminary comparison of anger metaphors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Compared in terms of container metaphor and containment schem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gnitive semantics, the anger metaphorical expressions of the two languages are observed to be of differences as well as similariti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