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教育   27篇
综合类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直以来,在学术界对德莱塞都有着这样一个较为普遍的认知:德莱塞,一位伟大的美国自然主义作家。由于作品中强烈的自然主义风格及作者本人对外宣称不信仰宗教,使得学界对于德莱塞的研究很少注意到其作品中的宗教意识。而我们细读德莱塞的每一部长篇小说就会感觉到,他的小说中或多或少地都渗透着宗教的情结。所以本文试图以叙事学这种在国内还较为新兴的、强势的研究方法为切入点来探讨德莱塞长篇小说中的宗教意识产生原因。  相似文献   
2.
本文简要介绍了美国文学史上最重要的现实主义作家之一的西奥多·德莱塞(1871-1945)的生平,较详细地分析了其第一部长篇小说《嘉莉妹妹》中二位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扼要总结了小说写作上的两大特色。  相似文献   
3.
本文阐述了克莱德悲剧的真正原因。这一人物是德莱塞塑造“美国梦”破灭系列人物中时代感最突出、最丰满、成就最高的艺术形象。  相似文献   
4.
德莱塞在其现实主义杰作《美国的悲剧》中,通过克莱特这一典型的艺术形象,揭示了美国资本主义社会的实质,批判了美国资本主义社会道德风尚和腐朽生活方式对青年的严重腐蚀。克莱特是拜金主义下的悲剧人物,作品向我们描写的既是克莱特的个人悲剧,更是美国的悲剧。  相似文献   
5.
在美国文学史上,德莱塞的自传体小说<"天才">一直备受争议.他以辩证的认识,多维地处理了他的创作对象.他摈弃了片面性和绝对性,使善与恶、自然与社会、艺术与现实等在<"天才">中辩证地统一起来.本文以19-20世纪之交美国自然主义作家的自身经历为研究起点,追溯美国工业化进程中社会价值观的变迁,集中分析作家艺术审美的形成和异化,揭示大众意识的转变,探索工业化进程中现实与精神链接失败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德莱赛是美国自然主义的代表作家之一,其作品的自然主义,现实主义为读者所熟知。然而,其作品也到处弥漫着消费盛行的气息,人们被眼花缭乱的物质世界所包围,逐渐抛弃传统伦理道德,而陷于物欲的泥藻。本文通过德莱赛的两部作品《嘉莉妹妹》和《美国的悲剧》的解读,来分析德莱赛小说中消费文化的体现,了解作家对消费文化所持有的矛盾心理。  相似文献   
7.
聂俊 《海外英语》2012,(5):205-206,226
德莱塞(Theodore Dreiser,1871-1945)的《嘉莉妹妹》(Sister Carrie,1990)和老舍(1899-1966)的《骆驼祥子》(1936)这两部经典小说都对这20世纪初期到中期的城市化期间人物生存模式进行了冷静的观察。作品不仅反映了当时城市化进程中来自乡土主人公的命运,还写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某一阶段中一些带有普遍性的现象和问题。比较一下100多年前的美国和20世纪的中国,不难看出它们的时代背景竟然是如此的相似,而小说中揭露的人物生存模式都体现了生产型社会向消费型社会过渡时期小人物的艰难命运。小说中关于主人公在城市求存模式的探讨,同样对当今的中国城市化进程有一定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8.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社会的现代化和城市化得到快速发展,使得传统道德和价值取向发生变化。环境力量对人的影响巨大,现实中的人的堕落和淘汰成为社会现象。《嘉莉妹妹》中赫斯渥性格柔弱,在生理驱使下演出了一幕走向死亡的悲剧。赫斯渥适应不了城市丛林法则下的残酷的现实,无法平衡家庭、爱情之间的矛盾关系,使得他在痛苦与意欲、快乐与幸福里挣扎;赫斯渥的生存困境、精神追求和窘境现实共同构筑了他的生存哲学。  相似文献   
9.
《美国的悲剧》对20世纪二十年代的美国社会进行了集中的、典型的、深刻的描写。文章通过对小说文本的解析,剖析了其悲剧性不仅在于揭露社会制度的丑恶和小人物的悲惨命运,而更在于作为国家文化核心的进取精神、家庭伦理、爱情信念、宗教信仰等人文传统和价值体系的迷失,从中折射出时代的“深层悲剧”。  相似文献   
10.
破灭的"美国梦"--浅谈美国文学中的悲剧性"美国梦"主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梦”源于英国对美国的殖民时期 ,发展于 19世纪。它认为每一个人 ,不管他的出身如何 ,只要努力奋斗 ,就一定会获得成功。然而现实是残酷的 ,许多人并不能实现他们的“美国梦” ,有的人甚至以死亡结局。《马丁·伊登》、《了不起的盖茨比》和《美国悲剧》从不同的历史时期和角度揭示了“美国梦”的腐朽和破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