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教育   23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道家道教思想对杜甫中晚年时期的影响是十分明显的,这不但表现在他的两首同题《望岳》诗中,也表现在他的其他诗歌作品和寻仙访道的行为中。杜甫中晚年时期思想感情和人生态度发生的这些变化并非是生命的放逐与堕落,而是他由生命的外在追求向生命内在本原回归,这也是一种历史的必然。  相似文献   
2.
近人认为,张问陶的诗学、诗歌主要受袁枚的影响,也受李白、苏轼的巨大影响.其实,张氏与杜甫的渊源关系最大.因为他在诗中大量引用、化用杜甫的诗句,直接论及杜甫、杜诗达四十条之多,且在题材、体裁、风格上与杜诗相似.他高度赞扬杜甫的人格、个性和思想,以之自况,并同情其遭遇.他全面、具体地评价杜甫的诗歌,赞同并生发其诗学主张.对此,清人多有论述,近来则罕见涉及,故反思与探究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3.
杜诗中有不少吟咏花卉之作,其花意象内涵独特。花似警钟,激起诗人迟暮的哀叹;花如知音,展示幽怀独抱的情致;花是故国家园的象征,总是牵动游子忧国思家的悲愁;花前有乐,体现出怡然自得、狂放不羁的文人意趣。杜诗“花”意象,既具沉郁顿挫之风,又不乏豪逸藻丽之姿,是诗人丰富复杂的生命历程的侧影,也是诗人真挚情感与高尚人格的艺术呈现,对后世文学特别是宋词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4.
同谷时期是杜甫生活境遇最为沦落,心态最为愤懑悲凉的时期,其有关同谷的诗歌创作,数量虽然不多,却以诗人审美趣味的转移及新的审美风格的形成,带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主要体现在:常引丑陋、阴森、恐怖等诗歌意象入诗,多嵌入"恐"、"死"、"悲"、"惨"等字词,多借五古的诗歌形式,多押仄韵,营造出极为萧森凄冷的艺术境界。诗人摛幽诀奇,以其宏大的气魄和奇特的想象,通过描绘峻绝奇险的自然景色来表达凄楚悲凉的情感时,气势凌厉、意境阔大,给人以奇崛豪宕的美感。这一新的审美特征的形成,与杜甫沉郁写实的风格迥异其趣。  相似文献   
5.
相对于李白、王昌龄为代表的盛唐绝句,杜甫绝句呈现出新的审美特点:谐趣之美、俗趣之美、理趣之美。这些审美新变化对中晚唐绝句、乃至宋代绝句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在杜甫执著“奉儒”的追求中,包含了他对儒家人伦规范的接受和遵从。“忠爱”作为儒家人伦理念中一个重要的内容规定,也成为了杜甫在人伦理念与行为取向上的行动导向和人生价值的自认尺度,并在其忠诚君国、诚信友朋、挚爱亲人等人生活动中得到了很好的实践验证。“忠爱”人伦情怀,成为杜甫“奉儒”人格与诗道精神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7.
在长期的漂泊中,杜甫始终不曾忘却关爱自我,表现出强烈的生存愿望,从他对饮食的关心中,我 们可以真切地感受到他尊重生命、热爱生活的人性光彩和魅力。  相似文献   
8.
杜甫的一生是辉煌的,他的一生也是悲剧的,"立功"仕途的悲剧是由于政治黑暗、吏治腐败、安史之乱与建功立业、重振家声、执着的性格之间尖锐的矛盾,这是理想与现实不了调和的矛盾。仕途的悲剧直接或间接导致了生活的悲剧和"立言"的悲剧。生活的悲剧是由于贫困和老病。立言的悲剧是由于诗人的风格与当时主流的盛唐气象相异而不被认可。这种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互相影响,综合形成了杜甫诗歌的悲剧色彩,并可以从中探讨杜甫人生悲剧的成因。  相似文献   
9.
杜甫的咏雨诗不仅包涵着丰富的思想内容与情感,如咏雨而意在农务、咏雨而心系时事、博大而深厚的民胞物与情怀等,而义采用多种艺术表现手法,具有很高的艺术造诣,如善于扣题写题、寓意寄托、反击见意、描摹惟妙惟肖、工细入神等。这些均值得我们研究总结。  相似文献   
10.
杜甫的思想错综复杂,主要表现为儒道佛3家思想的并存和矛盾冲突。这一方面是由于时代思潮对杜甫所产生的影响,另一方面也是与他的家庭影响、人生经历和命运变化有关的。穷愁的生活和不幸的命运,使杜甫的思想显示出相当的复杂性和多面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