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教育   20篇
科学研究   2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歌德学院作为德国最大的媒介组织,以推广德语、促进文化交流、宣传德国为根本任务,是德国对外文化教育政策的主要执行机构之一.本文尝试对其发展历史与现状作一梳理,以期从中得出一些对中国孔子学院发展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张典 《培训与研究》2008,25(11):33-36
尼采哲学有一个从德国浪漫派向德国古典人文主义的发展过程。尼采的哲学大致可以分成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为1854—1876年;第二个时期为1876—1881年8月;第三个时期为1881—1889年。尼采哲学的第一个时期为浪漫主义时期,这一时期,在叔本华和瓦格纳的影响下,尼采着力于德意志精神与古希腊悲剧精神的结合;第二阶段是尼采的实证主义时期;1881年8月,尼采相同者永恒复返思想的产生是尼采思想成熟的根本标志,也标志着尼采第三阶段哲学的开始。  相似文献   
3.
《歌德谈话录》是教育部新编《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定的中学课外文学名著必读书,其中包含歌德许多有价值的文艺美学思想。如关于艺术虚构的问题,歌德认为,在艺术创造的较高境界里,艺术家可以挥洒自如,求助于虚构。再如,歌德主张艺术创作要从具体、个别出发,不能从观念出发,这对我国“文革”时期遵从的“主题先行”的文艺创作主张是一个有力的反驳。把这些美学思想作一梳理,并结合中学语文教学进行研究,对于深化语文教改大有帮助。  相似文献   
4.
《离骚》与《浮士德》虽然是不同时代不同国度的作品,但两者存在可比性。从时代背景来看,《离骚》吸收了战国士文化的精神;《浮士德》虽然不是典型的狂飚突进时代作品,但歌德仍然将狂飚突进的时代精神带进了《浮士德》。从作品精神来看,《离骚》主人公用九死未悔、体解未变的精神来追求美政理想;《浮士德》则执著地寻求宇宙人生的真理。在求索形式上,《离骚》采用了上叩天阍、下求佚女的追求方式;《浮士德》则让主人公出入天人古今,在神魔幻境中展开热烈浪漫的追求。  相似文献   
5.
歌德所提出的"世界文学"这一概念历来有多种解释.它要么与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经典作品联系在一起;要么与以一种自恃的主流文学来一统天下的中心主义联系在一起;要么与人类文学演变的历史上所必然出现的结果联系在一起.本文结合<歌德谈话录>的具体语境,指出歌德的"世界文学"这一概念所具有的三种所指内涵,进而说明歌德的"世界文学"这一概念所张扬的既是一种理想,更是歌德本人践行的一种"生活样态".  相似文献   
6.
辜鸿铭曾享誉德国,对德国也情有独钟.他反复征引歌德作品,大至政治立场和社会前途,小到生活的智慧,都在歌德处寻求印证,力图在歌德观念和儒家学说间建立对等关系.在他看来,歌德就是欧洲的孔子,歌德的人格魅力和道德理想才是欧洲的精神归宿.  相似文献   
7.
孔子学院和歌德学院作为中德推广本民族语言的重要机构有异曲同工之妙。孔子学院在汉语推广中机遇与挑战并存。歌德学院在长期推广德语,德国文化中形成了自己的特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些对孔子学院的可持续发展颇有鉴益。  相似文献   
8.
向魔鬼出卖灵魂以换取知识和青春的炼金术士浮士德,已成为西方文学中一个经久不衰的人物形象。几百年来,诸多作品都围绕浮士德这一形象展开,其中马洛的《浮士德博士的悲剧》和歌德的《浮士德》就是其中的佼佼者。若按亚里士多德和朱光潜的悲剧理论来解读,《浮士德博士的悲剧》与《浮士德》两部作品的悲剧起因、净化作用以及生命力感等都不相同,其在悲剧性方面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9.
歌德的植物形变论蕴含了关于植物个体形态发育和变异的学说,其核心就是他在研究植物形态变化的过程中形成的生物形态学思想。其基本概念"形变"后来成为歌德描述自然界一切形态生成与变化过程的专用术语,成为他解读自然界里一切现象的锁钥。他在随后各种自然研究中不断充实了自己的形态学思想:"形变"和"类型"蕴含着事物变化的可能性,而"极性"和"升华"意味着变化的动力和方向。作为思想家的歌德善于将自己的自然研究结论普遍化,用于解释和理解一切生物特别是包括艺术问题在内的人自身的种种现象;从而歌德的生物学思想也可以视为一种发展观。  相似文献   
10.
本文探讨宗白华的歌德观,主要结合宗氏所处的时代背景与个人趣味,来分析其接近歌德的原因。强调歌德是如何作为那代人的“德国资源”,介入并参与了现代中国的构建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