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3篇
教育   5篇
科学研究   40篇
信息传播   3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用山东与广东、江苏和全国的最新一次(2012年)投入产出表,从各产业感应度、影响度以及经济效益指标等多方面进行对比分析,重点研究山东省的产业结构特点和经济效益情况。山东省传统工业产业比重较大,产业间联系相对紧密,传统产业优势明显,但钢铁、有色金属、化工等高耗能、高污染排放产业比重大,产业结构层次较低,随着国家能源和碳排放总量控制以及大气污染治理越来越严格,传统产业增长潜力堪忧。山东省首先应该在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上下足功夫,更要在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方面加快步伐。山东省的第三产业结构水平整体较低,现代服务业发展缓慢,传统第三产业发展也不够充分。相对而言,第三产业的发展不受制于其他行业,可以加快发展。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是山东省传统产业具有优势的重要条件,随着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的改变,人口红利的消失,山东省传统产业的优势也面临很大挑战。  相似文献   
2.
为厘清产业碳排放的总量和特征以及因产业关联产生的具体碳转移机制,以明晰碳减排的科技创新路径,从产业关联的视角,以广东省11个产业部门为例,基于2017年广东省投入产出表和各行业能源消耗量数据,运用改进的假设抽取法测算其碳排放总量,分析碳转移特征和能源消耗的产业关联性。结果表明:(1)炼焦化工金属产品制造业的直接能源消耗总量最大,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的单位能源消耗最多;(2)炼焦化工金属产品制造业与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的转移输出碳排放量最大,采掘业的间接碳排放量最多;(3)机械设备制造业和建筑业是吸收碳转移最多的两个部门,且主要输入部门为机械设备制造业和炼焦化工金属产品制造业,因此这两个主要输入部门为推行碳减排的重点产业部门。最后根据研究发现,从给出重点产业碳减排绿色科技发展路径、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科技创新路径和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增强政策法规导向支持等方面提出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3.
中国国际贸易隐含碳SDA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王丽丽  王媛  毛国柱  赵鹏 《资源科学》2012,34(12):2382-2389
本文基于简化的非竞争型可比性价值投入产出表,应用投入产出分析法测算了2002年-2007年中国贸易隐含碳排放情况,发现中国的进出口和净出口隐含碳呈上升状态。其中,2007年净出口隐含碳(1928.93Mt)是2002年(615.12Mt)的3倍多。出口隐含碳的增加是导致中国净出口隐含碳增加的主要原因。为了进一步分析中国出口隐含碳增加的原因,本文应用结构分解分析法(SDA)将我国的出口碳排放分解为碳排放强度、中间投入结构、出口结构、出口总量四个方面。结果显示:2002年-2007年除了CO2碳排放强度效应为负值外(-20.00%),其余三种因素的效应均为正值,出口总量是导致隐含碳排放量增加的最大驱动因素(106.58%),其次是中间投入结构(10.80%),出口结构的影响很小(2.62%)。对第二产业的SDA分析结果显示:中国出口隐含碳大部分来自于重工业,其次是高科技工业、轻工业和其他制造业。对轻工业和其他制造业而言,出口结构对隐含碳排放量有抑制作用;对高科技工业而言,中间产品的投入结构对隐含碳排放量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Based on input-output approach, the robust stability and stabilization problems for uncertain singular systemswith time-varying delays are investigated. The parameter uncertainties are assumed to be norm-bounded and the time-varying delays include both discrete delay and distributed delay. By introducing a new input-output model, the time-delay system is embedded in a family of systems with a forward system without time delay and a dynamical feedback uncertainty. A sufficient and necessary condition, which guarantees the system regular, impulse-free and stable for all admissible uncertainties, is obtained. Based on the strict linear matrix inequality, the desired robust state feedback controller is also obtained. Finally, a numerical example is provided to demonstrate the application of the proposed method.  相似文献   
5.
本文利用投入产出方法中的价格影响模型,以钢铁产业为例,定量分析了对一个产业实施贸易救济措施导致相关产业的价格变动幅度,从而论述了WTO各成员国在实施贸易救济措施时,应该遵循公共利益原则,避免因为片面地保护某个产业的利益而对国民经济整体利益造成损害。  相似文献   
6.
运用投入产出法分析地质勘查业对国民经济的推动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产业经济学中的投入产出法原理和2002年中国投入产出数据,分析了地质勘查业投入对国民经济122个行业的直接消耗系数、完全消耗系数、影响力系数、感应系数,进而测算出地质勘查业对国民经济的推动作用.研究认为,地质勘查业对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其他非金属矿采选业、建筑业、水利管理业影响较大;地质勘查业受其他行业的影响较小,其作用主要是提供基础的信息支撑,所产生的效益是间接的、滞后的,需要财政的稳定支持;地质勘查业的投入产出是1:9.80,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较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7.
余晓泓  詹夏颜 《资源科学》2018,40(1):185-194
巴黎气候大会再次明确将“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公平原则和各自能力原则作为碳排放责任划分的基本原则。在现行以生产者原则为主流的碳排放责任核算体系具有缺陷的背景下,对中国主张排放权及发展权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聚焦学者们新提出的碳排放责任划分原则——“收益原则”,构建基于区域投入产出模型的戈什模型,以中国为主要研究对象,核算1995—2011年全球40个国家和地区及其他国家组的收益侧碳排放及收益侧碳排放转移。结果表明在研究期间内中国收益侧碳排放远小于直接碳排放,并且净进口的收益侧碳排放规模逐步扩大。俄罗斯、德国、日本、美国和澳大利亚等国向中国净出口的收益侧碳排放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收益原则能够纠正生产者原则的部分偏差,建立以收益原则为基础的碳排放责任核算体系有利于建立更加公正和有效的碳减排方案,本文的研究为中国主张合理的碳排放责任划分原则和制定有效的碳减排政策提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基于ICCE-IC的中国产业发展及减排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祁神军  张云波 《资源科学》2013,35(9):1839-1846
从宏观层面综合评价某一国家或地区的产业碳排放及其影响力,系统地提出产业低碳经济发展策略,已经成为一项关键工作。本文在投入产出模型和生态投入产出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产业碳排放影响力系数-产业影响力系数(ICCE-IC)矩阵理论,根据象限分布将产业划分为高排放/高影响、高排放/低影响、较高排放/高影响、较高排放/低影响、低排放/高影响、低排放/低影响6种类型,并分别界定低碳经济发展策略;利用我国2007年投入产出表和按行业分能源消费量,分析我国43个产业部门二氧化碳排放量的ICCE-IC组合矩阵分布结构,研究和探索既可降低碳排放、又能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的产业结构调整策略。  相似文献   
9.
耿献辉 《教育科学》2012,28(2):5-11
采用投入产出技术中的前向关联与后向关联程度以及劳动力投入系数和就业乘数等指标分析我国国民经济主要行业之间的产业关联和对不同教育程度城镇劳动力就业的影响,由此来衡量各个部门吸纳不同教育层次劳动力就业的能力。研究结果表明制造业、建筑业和农林牧渔业等行业的经济产出贡献位居前三,也是吸纳高中及以下教育程度城镇劳动者就业的主要部门,但其不是吸纳受高等教育城镇劳动者就业的主要渠道。教育、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等行业成为目前吸纳高中以上学历城镇就业者的最主要渠道。建议我国教育发展战略与政策制定部门应该采取相应措施引导不同教育程度城镇劳动者就业的行业倾向,调整高学历城镇人员过度集中于科教文卫等事业单位的状况。  相似文献   
10.
中国居民间接生活能源消费的结构分解分析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李艳梅  张雷 《资源科学》2008,30(6):890-895
居民生活能源消费可分为直接和间接消费两部分,一般来说,后者远远大于前者。因此,在经济快速发展,能源消费迅猛增长的背景下,分析居民间接生活能源消费的变动趋势及原因,对于寻找节能途径与对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1987年~2002年为样本期,运用投入产出方法,构建结构分解分析模型,对中国居民间接生活能源消费的增长原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促使间接生活能源消费增加的因素有居民消费总量增加、消费结构变化、城乡消费比例变化和中间生产技术变化,而起到抑制能源消费增加的因素唯有以直接能源消耗系数大幅下降为标志的节能技术进步。可见,由于我国正值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中期阶段,居民消费变化和产业结构演进都成为能源消费上升的重要拉动因素,因此必须提倡适度合理的消费方式,促进生活节能;同时加快调整以重化工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发挥结构节能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