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8篇
  免费   3篇
教育   945篇
科学研究   11篇
体育   16篇
综合类   52篇
信息传播   1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84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81篇
  2011年   72篇
  2010年   83篇
  2009年   73篇
  2008年   78篇
  2007年   101篇
  2006年   77篇
  2005年   58篇
  2004年   62篇
  2003年   60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对中国古代档案史丛书史料展开具体研究,有利于展现丛书史料价值的独特性。整体概述、择要介绍丛书史料,归纳得出中国古代丛书保存档案史史料的优势与局限性。谈及丛书史料应用情况,主要对丛书史料的双重属性问题和丛书史料的应用量、应用书籍以及误引书名问题做具体分析。总体来说,丛书中的档案史史料内容较丰富,价值较高,仍有较大发掘空间。  相似文献   
2.
陈锦春 《图书馆杂志》2006,25(5):70-73,69
《<说文解字>校订本》校勘精良,极便使用。本文试对其中一些衍文、夺文、讹误和标点问题提出不同的意见,以剔刘其微瑕,以期能提高该书质量。  相似文献   
3.
在《荀子》一书中,引用《诗经》有83处。除大量引《诗》外,还有一些论《诗》的内容,这都明确地反映了荀子的一些诗学观念。荀子既谈其内容和旨意,又将其统摄在圣人之道之下,视之为道的载体,指导人们修身、从政,很大程度地将《诗》道德伦理化和政治化了,为汉兴以来《诗》的经学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朱子民本思想与当代"学术研讨会,于2007年5月12日在安徽省黄山市召开,与会专家学者对朱子民本思想及其当代价值、朱子理学、朱子思想的历史影响、朱子其人及故里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热烈而又深入的探讨,提出了一些新见解、新观点,进一步拓宽了朱子学研究的视野。  相似文献   
5.
本从我国物权法发展的现状出发,对建设适合我国国情的他物权制度提出了看法,意在明确国家、集体、公民的财产归属关系及使用关系,使他物权制度能最大限主地发挥财产的经济效用。倡导建立我国的他物他权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6.
本利用新出土的献材料,从引《老》、用《老》的角度,论证古本《子》当成书于公元前3世纪上半叶。今本《子》与《淮南子》的关系,可以用“两次抄袭”的模型来解释。一方面是《子》在引《老》、用《老》,另一方面《老子》本在流传的过程中,也因为《子》的影响而发生着改变。  相似文献   
7.
《说文解字》的“心”部字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汉民族的思想文化传统。通过对“心”与思维、情感的关系以及古代哲学对“心”认识的阐释,我们可以管窥中华思想的独特性与传承性。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汉字历史发展的角度浅析了《说文解字》的前十则省声字,从中可以看出省声不是一种造字的方法而是一种用字的方法。由于各种原因,《说文解字》对省声字的分析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我们对待《说文解字》中的省声字时要采取谨慎态度,在具体分析其形声字时,要采取历时的、发展的、联系的观点。  相似文献   
9.
刘勰<文心雕龙@神思>中提出了文学创作的"虚静"说.对于"虚静"说学术渊源的讨论,学术界有不同的意见.实际上,"虚静"之说始于老子.老子的"虚静"与庄子的"心斋"坐忘"等都是一种泯除了各种知识经验的精神状态,荀子的"虚壹而静"对此有所扬弃,而是一种保留有"一"、有"所臧"的精神状态.而刘勰<神思>中的"虚静",是在"疏瀹五藏,澡雪精神"下、清除了内心世界中各种经验而呈露出来的一种心境莹彻澄明的精神状态.因此,比较而言,刘勰<文心雕龙@神思>中的"虚静"说,渊源于道家的老庄思想.  相似文献   
10.
《淮南子》所包含的逻辑思想承先启后,在推类理论上,发挥了公孙龙注重类的内涵的研究,把墨辩提出的推类之难进行了深入探索;同时把《吕氏春秋》所提的类不可必推问题作了阐发,丰富了我国古代的推类理论,推动了中国逻辑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