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75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4篇
教育   1528篇
科学研究   41篇
体育   45篇
综合类   125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5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126篇
  2013年   115篇
  2012年   147篇
  2011年   159篇
  2010年   153篇
  2009年   99篇
  2008年   122篇
  2007年   157篇
  2006年   128篇
  2005年   92篇
  2004年   89篇
  2003年   92篇
  2002年   73篇
  2001年   62篇
  2000年   5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试图通过分析学习型组织开发与地域化——吴化的必然联系,思考探索重塑传统化,寻求开发苏州学习型组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化现象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它具有多样性,最核心的内容则是当时当地人的思想和精神,其他内容包括人们的生活习惯、风俗人情等等都是化的内容,但都不是核心的内容。吴地化中有一种高度关心人民痰苦、国家兴废、重人格、尊人道、不随流俗、不拾人牙慧的思想和精神。章将上述思想与精神概括为一种执着的人主义的理性追求,并认为是吴化的精神所在。科学必须与人精神平衡发展,发掘蕴藏在吴化中的人精神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3.
地方高校学报地域文化特色栏目是一种文化知识的积淀与提纯,地域文化特色栏目的生成是一个建构的过程,是在特定的情境之中,通过编辑的积极组织,有意识地策划才能产生。地域文化特色栏目的产生是编辑对自身知识资源,对地方文化资源,对学报学术资源的认知。地域文化特色栏目建构要充分体现编辑的主体意识,体现地域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4.
学校武术教学与传统文化教育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武术的“抱拳礼”、武术拳种命名和拳理、武术套路结构、武术攻防技击特点及持械方式等方面内涵的传统文化意义的深刻分析 ,对在武术教学中如何传授教学本身所拥有的文化教育 ,使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中国优秀文化的有益熏淘 ,以此来培养民主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精神作了较系统论述。  相似文献   
5.
论武术与奥运的接轨--从文化的视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文献法和比较研究等方法,从文化学的视角,对武术文化与奥林匹克文化的异同进行了比较分析,认为:在不同的文化历史背景下,武术与奥林匹克运动形成了各自独立的体系,具有不同的文化特性。但是,它们所体现的哲学思想和教育文化价值是相同的,这为它们走向融合提供了必要基础。武术进入奥运会不仅能够丰富奥林匹克的精神内涵,推进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又能实现中华民族向奥林匹克贡献中国项目的心愿。  相似文献   
6.
伍廷芳长期在海外生活,其思想形成期是在英国及其殖民地香港度过的,因此其思想受西方文化影响甚深。他在英国受过三年法律教育,受西方古典自然法学派影响很大,所以他主张国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倡导三权分立和司法独立,认为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这些思想在当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那艳  吴汉华 《图书馆杂志》2022,(1):37-42+53
民间图书馆属于公共图书馆这一观点在学术界有争议,其核心原因是学者们未能厘清公共图书馆的属性。公共图书馆表现出面向社会公众开放、免费、开展社会教育等属性。民间图书馆也表现出面向社会公众服务、公共物品、承担社会教育等属性。民间图书馆的公共图书馆社会合理性可从社会公众认可、国家法规制度保障和政府行政认可三方面考量。古越藏书楼是我国现代意义最早的民间图书馆,也是最早的公共图书馆,在当时的社会教育中具有启蒙和开新之价值。  相似文献   
8.
本文论述了党史专家兼藏书家胡绳藏书的来源、特色及归宿,充分展现了他对藏书无比眷恋的深厚感情。  相似文献   
9.
魏晋风度、越文化、唯美主义与鲁迅特定的个性气质、生命体验和文化视野相互渗透映发,从一个侧面造就了鲁迅精神世界的丰富深邃性,影响形成了他独特的文学主张和艺术风格。鲁迅以其真挚的生命体验和开阔的文化视野,打通中西古今界限,于传统文化、地域文化、世界艺术潮流之间兼容并蓄、颇富个性的择取与再创,体现了中西古今文化碰撞局面中现代文人的独特选择。这种创造性精神本身也成为亟待继承的文化传统,引发人们更多的思索。  相似文献   
10.
明代名臣谭纶与杰出戏剧家汤显祖同为江西临川名人,虽然年龄差辈,未曾谋面,然而两人却书信往来.青年汤显祖十分仰慕家乡名将谭纶的英雄气概和兵备武功,谭纶的英雄业绩和爱国精神对汤显祖"临川四梦"战争描写产生积极影响,谭纶引进海盐腔、繁荣家乡戏曲艺术的功绩为汤显祖晚年戏曲创作与演出活动提供十分有益的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