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1篇
教育   77篇
科学研究   1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文章把苏格拉底的名言"认识你自己"放到欧洲近代哲学背景中,以笛卡尔、洛克为例来说明苏格拉底的"认识你自己"的获得真理历程.  相似文献   
2.
苏格拉底哲学是哲学史上不可或缺的内容,它的研究价值在于苏格拉底哲学内容本身。该文从对苏格拉底哲学思想产生的背景,基本的哲学思想内容两个方面出发,确认苏格拉底哲学思想产生的历史必然性。详细论述了苏格拉底哲学本体的转向、道德哲学和他的诘问艺术。通过对苏格拉底哲学思想的论述来说明它在哲学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标明为什么苏格拉底哲学会成为古希腊哲学史的分水岭。文中最后一部分主要对苏格拉底哲学思想进行了评价。也具体通过事实来说明。苏格拉底哲学思想不仅在理论上对后世影响深远,在对于现实生活上的指导上也是宝贵的一笔财富。  相似文献   
3.
The Sophists, and the Socratic response they provoked, are considered in order to elucidate issues raised by present-day skill-talk. These issues include: whether skills avoid questions of ends and truth; the existence of general skills, such as critical thinking; the importance of knowledge; skills and the personality; and some implications for teaching and philosophy.  相似文献   
4.
庄子的死亡哲学与苏格拉底之死,作为人类史上面对死亡的态度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与理论意义。前者自然而然道出了生死的真理,以精神的解放来摆脱死亡带来的恐惧;后者以灵魂的解放参透死亡的真谛,以善之念剔除死亡的担忧达到肉体的解放。  相似文献   
5.
美德即知识-试析苏格拉底伦理哲学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德即知识”是古希腊哲学家、教育家苏格拉底的伦理现之一。章介绍了苏格拉底伦理现中,“美德”的涵义和其中的具体品质,同时还分析了各种美德与知识的关系。“美德即知识”包含了三部分紧密相关的内容,即“无人有意为恶”、“无知即恶”和“知识的可教性”。而且,人们要具备美德就必须掌握两方面的知识。最后,章还介绍了该命题成为苏格拉底道德哲学的主旋律的政治立场基础和认识论基础——“认识你自己”。  相似文献   
6.
柏拉图的哲学是以对话的形式呈现的,这些对话有具体的时间、地点和人物,显示出明显的戏剧特征,尤以会饮最为典型。而这些对话中除了"法篇"以雅典人为对话的主角,苏格拉底没有出现之外,所有对话中都有苏格拉底的声音。这位柏拉图的老师,到处以"认识到自己的无知"示人,却最终颠覆了人们自以为牢不可破的知识,触怒了雅典人和雅典人的法律,最后饮鸩而死。是雅典人的民主判定了苏格拉底这样的命运。柏拉图的会饮展现了苏格拉底的另一面,加上这一面,苏格拉底这个人物将更为圆润而动人。本文所做的就是对会饮中苏格拉底的戏剧角色进行分析,从反讽和哲学的角度对苏格拉底这个集爱神和哲学家于一身的人物进行剖析。  相似文献   
7.
对古希腊知识问题提出的时代背景做了简单阐明,论述了哲学家苏格拉底的使命:在希腊思想从认识自然万物到认识社会人生的转向中寻求和发现真理的绝对性和确定性。通过对“知识即美德”的解读,在试图为西方人的道德生活寻求和奠定一个确定的知识论基础的同时,比较了那同一时期中国伦理道德也面临的从自然风俗习惯向社会人生的转变。  相似文献   
8.
柏拉图的《会饮》篇真正核心的部分是从阿里斯托芬到苏格拉底的对爱神的赞颂。阿里斯托芬的讲辞预设了“人的自然”的原初完满,认为“爱欲”是基于对这种完满的破坏,而“爱欲”的行为是希望回复到人性的原初完满的无望努力。阿里斯托芬的讲辞表达了某种“丑陋”的真理,因为他的讲辞始终与身体有关。在苏格拉底之前只有他讲出了深刻的真理,因此他才是苏格拉底真正的对手。  相似文献   
9.
苏格拉底教学方法是著名的古希腊哲学家、思想家苏格拉底提出的,它的主要特征是:并不直接告诉学生知识,是通过对话及讨论问答,使学生自己得到答案,这样学生得到的不只是知识,而且得到思维创造能力。本文以《运筹学》作试验介绍了苏格拉底式的教学方法,通过记录整个授课过程论述了如何使用苏格拉底教学方法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门课程,激发学生的学习信心、学习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鼓励学生更好地参与课堂,最后还对本次试验提出一些建议及存在的不足。  相似文献   
10.
苏格拉底的教育方法及其危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格拉底假定了某种现象背后的"先在本质"的存在。知识就是认识者透过事物的现象把握本质,这就是杜威所嘲讽的"旁观者知识观"。缘自古希腊自然哲学家的旁观者知识观经苏格拉底等人的维护使"接受学习"长时间地主导了人类的求知方式。苏格拉底的教育方法使学生处于被动状态,使学生在知识面前没有了自由探索的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