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178篇
科学研究   4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4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因为文化环境的影响,海明威与基督宗教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一方面出于时代和个人经历等原因,海明威对基督宗教表现出矛盾复杂的情感取向,既在理性上怀疑反叛基督宗教又在情感上企图从中获得安慰和救助。另一方面基督宗教对海明威的生活和创作也产生了深远影响,这不仅表现在作品的命名、宗教话语及宗教意象的引用等表面层次,而且更深层地表现在人生观和作品主题的形成、对友善仁爱和平的赞美和渴望以及对人生终极意义的精神探索等方面。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一项长期、艰苦、复杂的任务,它不仅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激励机制,更应重视构建一套完备的法律法规,使其逐渐步入法制化的轨道。本文从精神文明建设法制化问题的必要性、可行性、对策三个方面来说明其法制化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精神损害赔偿是民商法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试从我国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概念、适用范围、赔偿标准及其立法冲突等方面阐述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缺陷,提出相应的建议,并肯定法人的精神损害赔偿请求权。  相似文献   
4.
王以仁自觉带有郁达夫的色彩,虽列文学研究会的门下,实属于"郁达夫族群"的一员."郁达夫族群"的主体心理建构是他们心灵深处的自卑,由自卑而导致他们情感领域中的隔绝和孤独,自卑和孤独所致的的心理紧张又催逼他们焦灼呼唤着理解.在这感情的内煎和外化过程中凸现出他们的独特的主体人格.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给贵州村社带来了深刻的变革。当人们目睹贵州村社物质结构深刻变革的同时,也要思索物质结构变革如何作用于精神结构,以及精神结构如何变迁。从古老到现代性的变迁是贵州村社精神结构变迁的总体路径;从形式到内容的变迁是贵州村社精神结构变迁的本质;从旧生代到新生代的变迁是贵州村社精神结构代际分裂式的变迁。  相似文献   
6.
苏东坡一生仕途坎坷,多次被贬,但他在极其艰难的环境下仍能保持积极乐观的进取精神,尤其是首度被贬黄州,虽然曾痛苦彷徨,但他却凭自己的精神力量,调整了生活态度,身心上得到了自我解脱。苏东坡每到一地,不仅能接受现实,随遇而安,而且在文学创作上取得了巨大成就。他内心自我调适之道,至今还值得我们学习研究;他的人格精神和文学成就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7.
在以弘扬贤达孝义、劝贤劝孝为主要内容的家庭贤孝剧中,元剧作家对“孝”、~睇”这两种传统伦理美德和伦理规范作了新的阐述,指出“孝”、“悌”强调的不仅是下辈对上辈的恭敬和义务,同时还包含下辈对上辈的恭敬和义务的履行与否,这与上辈对下辈的态度、行为、品德有着不可割裂的关系,并强调了“孝”、“悌”在传统男权社会中对于家庭的稳定乃至一国稳定都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化市场是第三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分支,更是社会主义精神明建设的重要阵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河南省化市场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同时也存在着譬如经营素质不高、管理不规范、监督不力以及化市场管理的法律法规不健全等诸多问题,这就严重制约了化市场的进一步健康发展,因此,只有按照中央关于化市场“必须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的方针,全面提高经营素质,强化管理,规范市场,建立多渠道的监督机制,不断健全有关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才能保证我省化市场沿着健康、有序、法制的轨道顺利发展。  相似文献   
9.
基于福州市的调查数据,从城市老年人生活质量诉求、社会参与意愿、养老服务偏好、幸福感取向为起点,采取青中老三个年龄层进行对比,并以个人特征、家庭特征、职业特征为视角,探讨老年人精神诉求及精神照护问题。研究发现:精神服务诉求在老年服务需求中显露出来,老、中、青年龄层存在一定的差异,社区化社会服务在未来将成为主流;个人特征、家庭特征、职业特征等对城市居民精神赡养均具有影响。对此,有必要立足服务需求差异,厘析老年人精神赡养的发展和走向,构筑满足养老意愿和精神照护的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0.
王安忆在《长恨歌》中凭借女性特有的细腻发现了平淡的日常生活中蕴含的审美情调,在她笔下,衣食住行等具体物象,因为人们的细心经营有了优雅的味道,日常生活的韵致也因怀旧的感伤而变得浓郁。在日常物象世界之上,作者又对日常生活主体的审美意识和实践能力、生存品质、生活哲学都进行了审美化的书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