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4篇
  免费   0篇
教育   306篇
科学研究   2篇
体育   9篇
综合类   5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王鸣盛是卓然有功于清代学术的考史名家。在广泛校勘史籍的基础上,王鸣盛对十九史所涉及的一系列史实疑点条分缕析,贯穿会通,综合研究,解决了很多典制上的千古疑难,并提出了不少独创性的、为后世广泛取用的史学见解。其考史取证严谨,方法科学,内容广泛,对清代考证学日臻完善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其丰富的考史成果为后人研治古史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相似文献   
2.
话语、道德与权力--论王小波杂文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般认为.王小波的思想主要体现在其杂中。章主要从“话语”和“道德”两个维度来剖析他的思想。以王小波关于社会和化方面的字作为材料,展示出他对权力、知识、道德几个现代社会基本问题的思考。章试图将话语、道悠与权力内在联系作理论性地阐释,以揭示出它们之间相互勾结的秘密。在现代社会中,由于话语和道德的运作离不开权力,它们已经偏离原来的“轨道”愈行愈远。  相似文献   
3.
清代以篆书知名的第一位书家王澍。绩学工,精研金石碑刻,述亦丰。其所长“玉箸”篆对后世影响极甚。奠定了碑学发展的基础。是清代承上启下的重要人物。  相似文献   
4.
当代著名批评家王彬彬往往以社会学批评方法从事批评实践活动,表现出三方面主要特色:儒宰的入世精神和浩然正气;对道德与人文精神的坚持和对现实的批判;学理性和文学性俱佳的文本形式。他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在当代文学批评中自成一家。  相似文献   
5.
17世纪后半叶清统治下的明遗民方以智、王夫之对于《庄子》内七篇的诠释,在时代遭际与庄学史思想背景的影响下,从各自的思想立场来理解《庄子》,体现了当时讲究会通、崇尚实学的学术趋向,都具有《庄子》诠释史上大量著作所具有的以儒解道,会通儒道的特征。从他们在诠释二家庄学的要旨中的差异又可以看出儒道会通的可能与分际。二家的解《庄》也表明,一个文化传统内部不同的小传统之间以至不同的大文化传统之间如果可以达到相互的理解与视域的融合也必须要有方法论的自觉。  相似文献   
6.
学的嬗变,既表现为风格的流变、创作技艺的日臻成熟,也体现为情感的丰富与变迁。历代人都给予了王昭君特殊的关注,歌咏她的诗歌,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相对而言,六朝诗人多“怜其远嫁”;唐代人多伤其“不遇”;宋人则多慰其失落;元代以后人们多颂其功业。在这一过程中,汉晋以来所确立的哀怨情怀逐渐被消解。这种情感的变迁是和时代思潮的演进、社会环境的改变及士人心态的变化密切相关的。  相似文献   
7.
汪超 《天中学刊》2011,26(3):1-5
王兆鹏教授之治学,既拥唐门考据之长,注重文献学硬功夫,故能成其深,又不囿于学科限制,注重学科交叉新思考,故能成其大。他在文献考据、理论阐释方面皆颇有建树,备受瞩目。王兆鹏在理论阐释研究中的学科交叉、文学跨界研究是其治学之特色,其定量分析、传播接受、范式批评等研究成就尤其突出。  相似文献   
8.
表达和接受是文学创作必须关注的两个互动的端点,有了作品的表达,还必须有读者的接受,只有作品与读者相互对接才能完成思想的传递。为此,小说有意为读者留下接受语境空间,以激发读者去思考感悟。文章从接受语境角度阐释王蒙微型小说的精神内涵。  相似文献   
9.
王之道《相山居士词》存词近二百首,词集中有很多唱和之作,表现了他忧时忧民的积极心态。节序词表现了词人对时光流逝和历史变迁的感慨,以及个人的政治苦闷。还有一部分词,王之道借陶渊明和苏东坡表达远离政治、意欲归隐的心态。  相似文献   
10.
利用相关史料进行印证、分析。认为《中国通史》关于王昭君厦汲冢书考证之记载有误,并对其进行了纠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