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教育   17篇
科学研究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41 毫秒
1.
黄芪成分F_3新制剂对胃癌细胞株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黄芪成分F3新制剂对胃癌(BGC-823)细胞株体外细胞生长、抑制作用.[方法]利用基因组DNA电泳,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结果]基因组DNA电泳出现“梯形”条带;流式细胞仪分析出现低于G1期DNA含量的亚二倍体凋亡率.[结论]黄芪成分F3新制剂对胃癌细胞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抗癌金属配合物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戴荣斌 《天中学刊》1998,13(5):22-26
论述了7类不同的抗癌金属配合物的研究概况,介绍了近20年来国内外医学界对抗癌金属配合物的研究所取得的进展,为进一步寻找高效低毒和抗癌语广的新药物揭示了可循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高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121的免疫原型,文章用戊二醛一步偶联法将VEGF121与HSP65偶联形成HSP65-VEGF121复合物,并研究其免疫学效果,结果发现HSP65可以提高VEGF121的免疫原性,但抗肿瘤效果并未显著增强.  相似文献   
4.
商南泉茗茶多糖的体外抗肿瘤活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商南泉茗茶多糖体外抑瘤作用,采用MTT法检测其作用于结肠癌、肺癌、乳腺癌等肿瘤细胞系后的细胞存活率、LDH法检测细胞毒性、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情况。结果表明,商南泉茗茶多糖对结肠癌、肺腺癌、乳腺癌等肿瘤细胞系均有不同程度的生长抑制作用,其中对乳腺癌MCF-7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最强,结肠癌次之,肺癌最弱。进一步研究表明,商南泉茗茶多糖能够使MCF-7细胞的生长周期阻滞于G0/G1期,并且有明显的诱导MCF-7细胞凋亡作用。商洛绿茶茶多糖具有明显的体外抗肿瘤活性。  相似文献   
5.
对人参皂苷代谢物的抗肿瘤作用机制进行总结。阐述人参皂苷代谢物M1的晶体结构、代谢过程、抗肿瘤作用以及M1的脂肪酸酯研究进展,并分析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6.
β-榄香烯立体结构的分子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分子力学计算方法研究了β-榄香烯的构型和构象.通过能量最小化,对所有构象空间进行烯基取代基旋转势能极小点的全面搜索,确定了β-榄香烯的优势空间构象;并且与β-榄香烯衍生物的单晶X-射线衍射结构测定的有关结果做了比较和讨论  相似文献   
7.
抗肿瘤药物——甲砜霉素同型物的合成(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l-β-对-甲砜基苯丝氨酸乙酯为载体与植物生长控制剂作用合成了6个新的化合物:l-α-(2,3,5-三氯苯甲酰氨基)-β-(对-甲砜基苯基)丙酸乙酯(Ⅰ),l-α(α’-萘乙酰氨基)-β-(对-甲砜基苯基)丙酸乙酯(Ⅱ),l-α-(β’-萘氧乙酰氨基∫-β-(对-甲砜基苯基)丙酸乙酯(Ⅲ),l-α-(4-氯苯氧乙酰氨基)-β-(对-甲砜基苯基)丙酸乙酯(Ⅳ),l-α-(2,4-二氯苯氧乙酰氨基)-β-(对-甲砜基苯基)丙酸乙酯(Ⅴ)和l-α-(2,4,5-三氯苯氧乙酰氨基)-β-(对-甲砜基苯基)丙酸乙酯(Ⅵ)。试验表明:化合物(浓度100μg/ml)对体外培养的人体子宫颈癌细胞(HeLa细胞)的抑制率,Ⅲ为53.9%,Ⅵ为70.5%,其余不明显。  相似文献   
8.
褪黑素是存在于从藻类到人体等多种生物体中的一种激素类化合物,因能使产生黑色素的细胞颜色变浅而得名.国内外对褪黑素的生物学作用开展了广泛的研究,表明其具有调节睡眠、抗衰老、调节免疫、抗肿瘤等多项生理功能.本文主要介绍了褪黑素的生物合成和代谢途径,以及近年来有关褪黑素生物学作用的研究,并对褪黑素的开发前景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目的:将深海来源的16株真菌经发酵培养与活性筛选,获取活性菌株以供筛选药源活性产物。分别经真菌普通培养基和人工海水培养基发酵获得样品,采用MTT法测试抗肿瘤活性,纸片法测试抗真菌活性。结果:菌株中有3株经过普通发酵培养基发酵和4株经过海水培养基发酵的样品在100μg/mL浓度下对K562细胞的抑制率大于60%;抗真菌活性测试中,仅有菌株16-02-1的发酵样品对受试白色念珠菌ATCC 10231和土曲霉W-1均呈现一定的抑制活性。结论:深海来源真菌在不同培养基中发酵获得的样品,抗肿瘤活性各不相同,经过筛选获得高活性菌株为寻找药源活性产物提供了菌株。  相似文献   
10.
超抗原—SE抗肿瘤作用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鲍行豪  王毅 《科技通报》2001,17(2):62-66
综述了SE抗肿瘤的作用机理、实验研究以及近年来的少量临床应用。葡萄球菌肠毒素(SE)是一种外源性超级抗原,仅需微量即能高效地刺激T细胞增殖,促使其产生大是和多种细胞因子及细胞毒,提高机体总体细胞免疫水平,使之获得抗肿瘤的有力,体外细胞水平和动物体内的研究结果表明:SE能够产生强大的杀伤和抑制肿瘤细胞效应,故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新型肿瘤免疫治疗剂,目前已开始应用于肿瘤病人的治疗及对肿瘤病人在进行放化疗时保护机体白细胞降低以及防止其它毒副反应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