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13篇
科学研究   5篇
体育   1篇
  2021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是在我国社会实行改革开放的巨大变革历史进程中,为适应“惩治腐败分子的需要”而规定的一种新罪。此罪的设立,对保障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的廉洁性,“惩治国家工作人员的职务犯罪行为”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在刑事诉讼理论和司法实践中,对如何把握该罪的证明责任问题存在一定的争议,本文就该问题进行初步的商讨。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变形速率对低合金结构钢 3 5CrMo磨擦焊接头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 ,增加变形速率可改善焊缝韧性 .焊缝韧性改善的机理为近缝区晶粒细化和硬度降低 .采用金相法、TEM法对近缝区粒状组织精细结构进行了观察 ,粒状组织小岛由M -A组成 .指出增加变形速率使近缝区金属强化机制为位错强化、一定数量的岛状第二相强化和细晶粒强化 .通过测试异种金属焊缝界面近区碳浓度的分布 ,探讨变形速率对磨擦焊最高加热温度的影响 ,增加变形速率可使磨擦焊界面的最高加热温度下降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76例烧伤患者心理状况的调查分析,探讨健康教育的意义。方法:对76例烧伤患者进行心理反应观察,分析其思想动态和心理活动,结合每个病人的心理特点针对性地进行健康指导。结果:恐惧紧张13例.占17.11%;苦闷焦虑15例,占19.74%;孤独寂寞12例,占15.75%;悲观绝望10例,占13.16%;坦然26例.占34.24%。然后针对不同患者心理状况实施不同健康宣教方案.促进了其功能恢复和心理康复,提高了生存质量。结论:通过有针对性的健康指导.最大限度满足了病人的心理需求,使病人在最佳状态接受治疗、护理.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大面积烧伤病人救治过程中休克期的原因、防治及护理。方法:观察并回顾性分析了实习期间护理的大面积烧伤病人的烧伤情况。结果:过半病人在救治中都发生了低血容量休克积水电解质失衡甚至导致死亡。结论:防治休克对大面积烧伤病人是至关重要的,为病人的后续治疗奠定了基础,为抢救工作赢得了时间。  相似文献   
5.
针对西气东输一线玉门压气站电驱压缩机组变频驱动系统动力电缆及阻尼电阻击穿烧毁现象,根据现场检测,对可能造成单芯电缆击穿烧毁故障的因素进行分析,提出可能发生故障的原因和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6.
如何有组织、成系统、熟练灵活地综合运用烧伤理论知识及实践技能进行烧伤急救,是目前烧伤教学的难点。VR技术具有浸没感、交互性、多感知性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医学教育。该文结合烧伤教学的现状及VR技术的优势,探讨VR技术在烧伤临床教学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石墨电极生产过程中由于配方、配料、焙烧曲线等原因造成一次焙烧品出现空头现象;本文对造成石墨电极一次焙烧品出现空头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探讨,提出了解决措施,并对措施的实施效果进行了统计。  相似文献   
8.
目的:论述在烧伤瘢痕形成各期中的护理配合对防治烧伤瘢痕畸形愈合的作用.方法:妥善处理烧伤早期创面,正确指导烧伤中期的关节功能活动.讲解烧伤后期尽早矫正瘢痕挛缩的意义,并给予住院全程的心理护理.结果:通过身心护理.控制创面炎性损伤、防止烧伤关节粘连愈合、预防瘢痕挛缩对关节功能的影响,保持和恢复各关节功能活动,减轻面部畸形、致残的发生率.结论:良好的护理配合及医后健康促进教育对防治烧伤瘢痕畸形愈合的作用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9.
烧伤早期肾内皮素的变化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器官功能衰竭(MOF)是严重烧伤的重要死亡原因,其中急性肾功能衰竭(ARF)发生率占58%~64%,死亡率极高。既往的研究认为,严重烧伤早期肾功能损害是由于严重休克,肾脏缺血缺氧所致,但发病机理甚为复杂,迄今远未阐明。内皮素-1(Endothelin-1,ET-1)是目前已知的作用最强,时间最持久的内源性缩血管活性肽。基于它对肾血流、肾功能的强大调节作用,提示烧伤后肾功能损害与其可能存在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0.
阐述了汽油机稀燃技术的发展及现状,并就3种不同模式稀燃系统的特点做了介绍,分析了稀燃带来的排放问题、控制稀燃汽油机NOx排放的3种催化技术及废气再循环技术的研究进展和各自利弊,讨论了改善稀燃汽油机经济性和NOx排放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