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34篇
  免费   81篇
  国内免费   117篇
教育   2032篇
科学研究   647篇
各国文化   17篇
体育   440篇
综合类   266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2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84篇
  2020年   78篇
  2019年   77篇
  2018年   88篇
  2017年   85篇
  2016年   85篇
  2015年   104篇
  2014年   195篇
  2013年   319篇
  2012年   263篇
  2011年   239篇
  2010年   179篇
  2009年   168篇
  2008年   181篇
  2007年   240篇
  2006年   203篇
  2005年   176篇
  2004年   157篇
  2003年   126篇
  2002年   104篇
  2001年   79篇
  2000年   77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In 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s (SNSs), users’ unclear understanding of the large and invisible audience increases the chances of online turbulence, which is a key source of SNS-induced stress. This growing phenomenon has gained increasing attention in academia and industry due to the undesirable consequences for users and SNS platforms. In this study, we draw from the transactional model of stress to examine how audience management strategies impact online turbulence and lead to neglected unintended audience concern and lurking. We also investigate the role of self-monitoring as a stress inhibitor. We test our model with data collected from 301 SNS user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four types of audience management strategies have different effects on online turbulence, which significantly impacts neglected unintended audience concern especially when users have high self-monitoring skills. We believe that this work contributes, both from scientific and practical standpoints, to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interventions and stressful responses of online turbulence in SNSs.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不同负荷运动训练对大鼠骨骼肌线粒体三羧酸循环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雄性Wistar大鼠50只随机均分为5组:安静对照组(C)、低负荷运动训练组(LT)、中等负荷运动训练组(MT)、高负荷运动训练组(HT)和极高负荷运动训练组(ST),每组10只。各运动组分别进行6周的跑台运动训练。训练方案结束后,取腓肠肌样本,提取线粒体,测定线粒体柠檬酸合成酶(CS)、异柠檬酸脱氢酶(ICD)和α-酮戊二酸脱氢酶(α-KGDHC)活性;线粒体Ga2+含量、胞浆NADH、NAD+、ATP和ADP含量,以及ICD mRNA转录水平。结果:(1)不同负荷运动训练组线粒体CS、ICD和α-KGDHC的活性均显著高于安静对照组(P < 0.01),且CS和ICD活性由高到低顺序均为:MT组 > HT组 > ST组 > LT组 > C组,α-KGDHC活性由高到低顺序为:HT组 > MT组 > ST组 > LT组 > C组。(2)不同负荷运动训练组线粒体Ca2+ 含量均显著高于安静对照组(P < 0.01),其含量由高到低顺序为:MT组 > HT组 > ST组 > LT组 > C组;胞浆NADH/NAD+和ATP/ADP的比值均显著低于安静对照组(P < 0.01),其比值由低到高顺序为:MT组 < ST组 < HT组 < LT组 < C组。(3)不同负荷运动训练组ICD mRNA转录水平均高于安静对照组(P < 0.01),其水平由高到低顺序为: MT组 > HT组 > ST组 > LT组 > C组。结论:低负荷、中等负荷、高负荷及极高负荷运动训练均可提高大鼠骨骼肌线粒体三羧酸循环功能,且中等负荷运动训练效果最佳。其机制与胞浆NADH/NAD+和ATP/ADP比值、线粒体摄钙能力及限速酶基因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3.
对高校女生血清睾酮(T)、皮质醇(C)水平及VO2max等指标随月经周期而变化特征的研究结果表明:血清T、C水平、T/C值及VO2max的变化随月经周期均有一定变化规律;T/C值的波动和VO2max的波动一致。提示:女大学生存在最大运动能力变化周期,但与运动员不同,个体差异较大;其健身运动于月经周期的不同时期应有不同的安排和内容。  相似文献   
4.
本文详细论述了FANUC-OTDII系统G70-G76指令的应用,并依据其应用场合给出针对性的实例。  相似文献   
5.
运动、氧化应激与DNA损伤和修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常波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4,23(6):756-757,788
在分子和基因水平上对运动时氧化应激损伤、氧化应激与DNA损伤以及DNA损伤和修复等几方面关系进行探讨,旨在探讨运动疲劳和损伤发生的分子生物学基础,并对未来运动医学研究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6.
运动后恢复过程长期以来一直是运动生物化学研究的重点,总结近50年来的研究成果,介绍运动与身体生化适应的基本特点及身体运动能力提高的基本规律,为科学训练提供应用性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长拳中的腾空旋风脚720°的动作技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安徽省武术队运动员的C级难度动作--腾空旋风脚720°技术动作进行高速摄影,通过图片分析,结合多媒体技术、分析完成该技术动作的相关技术的关系,以便指导训练,提高运动员的运动水平.  相似文献   
8.
Gordon  R. S.  Franklin  K. L.  Baker  J.  Davies  B. 《Sports Engineering》2004,7(3):131-138
Sports Engineering - A Monark cycle ergometer is a device globally used in physiological studies to measure the work and energy levels of exercising humans. In this paper a rope-braked cycle...  相似文献   
9.
冷刺激和力竭运动对小鼠LPO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探讨小鼠在冷刺激影响下作力竭性运动 ,肝脏、心脏、骨骼肌及大脑组织LPO水平及其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 ,冷刺激使力竭运动机体脂质过氧化水平升高 ,在心脏、骨骼肌及大脑组织中均有显著性差异 (P〈0 0 5 ) ,且各组织从低到高的排列顺序是 :大脑骨骼肌心脏肝脏 ;SOD活性基本不变 ,总抗氧化能力 (TAC)呈下降趋势 ,其中肝组织中呈显著性下降 (P〈0 0 5 ) ,其它组织无显著性差异 ,各组织的抗氧化能力从小到大的排列顺序是 :骨骼肌大脑心脏肝脏  相似文献   
10.
冯燕 《体育科技》2004,25(3):42-45
以461名学生为研究对象,以10项自我陈述测验和生活满意感量表为研究工具,采用描述性统计和多因素方差分析的统计方法,调查了体育学院学生的压力感受和应对方式.研究目的是为学生管理和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心理依据,维护他们的身心健康.研究结果显示,体育学院学生感受的主要压力有学习、学校环境适应、人际交往和就业.面对压力,他们的应对方式主要有解决问题、退避、转移注意力、自我激励、宣泄和求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