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教育   1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毛泽东提出新民主主义经济的三大纲领和主要经济成分以及新民主主义经济的性质与发展前途等思想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对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曾兴起的自由主义文学思潮,以往的文学史或指责其为“逆流”,或避而不谈,刘川鄂先生却以可贵的学术探索的勇气,通过多年的宏观研究与历史考察,力图从整体上把握这一文学现象。其思想主要体现在其著作《中国自由主义文学论稿》一书中。通过摇曳多姿的学术文笔,显示出独出心抒的学术创建,在与其它文学形态的比较中,勾勒出中国自由主义文学的总体面貌及基本特征,总结其历史命运及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正致力于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但许多人仍有“清官情结”,将其所折射出岛民本主义思想与民主主义思想混淆。认清民本主义和民主主义的本质区别,借鉴以民主主义为特征的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制度中的合理因素,对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建设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4.
日本大正时代重要的文学流派——白桦派的创作主题是反对战争、反对压迫、追求和平,反对旧道德对自我的束缚,同情弱小者,表现强烈的自我意识。这一主题是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活跃的民主主义社会思潮紧密联系的。本文试图对其创作主题的内容及其产生的社会背景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2006年12月22日,日本颁布施行了新的《教育基本法》,这是对1947年制定的教育基本法的全面修订。日本的教育基本法是规定教育理念和教育方针的一部教育宪法,此次修改使日本的教育基本理念发生了重大转变。与旧教育基本法倡导以自由、民主、平等、和平为核心的民主主义教育理念相比较,新教育基本法虽然保留了尊重"个人的尊严"、"完善人格"等理念,但更明确地提出了"尊重公共精神"、"热爱培育传统和文化的我国和乡土"的新理念,这是以"公共"、"传统"、热爱国家为核心的国家主义教育理念。教育基本理念的这种转变,将会影响今后日本教育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从中国不能搞资本主义和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两个层面对中国跨越资本主义制度"卡夫丁峡谷"的必要性作了深刻的论证,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步走"的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途径,阐明了中国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国际国内经济、政治条件特别是生产力条件,并领导实现了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向社会主义的成功跨越.邓小平和江泽民的历史使命是巩固和发展制度跨越的成果,对已进入的社会主义发展阶段正确定位,在新的历史时期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7.
新民主主义社会论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理论所面临的历史课题是相同的,即都力求实现中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向先进的工业国的转化,实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已完成的国家的工业、农业的现代化和组织的社会化。但二者在理论提出的背景和与实践的先后顺序上、成熟程度、具体内容及适用范围等方面又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8.
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变革中现代性的成长、先进中国人对资本主义的判断、传统大同理想向现代的转变,构成了科学社会主义中国化的前提。毛泽东提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并为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了政治前提。计划经济虽然有助于工业化,但又限制了社会现代化。邓小平理论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境界,科学发展观则体现了中国化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时代要求。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化观是毛泽东关于新民主主义化建设的理论和观点的总汇,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形成有着广阔而深厚的思想化背景:中国传统化的哺育、西方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化的补养是毛泽东新民主主义化观形成的历史资源.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启迪和指导则是毛泽东新民主主义化观形成与发展的理论根源。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不时有人认为社会主义改造搞早了,主张中国当年应该搞几十年新民主主义社会而不应该急于社会主义改造。文章认为,实行社会主义改造,是新中国成立后国内出现的新情况对共产党人提出的新任务,是巩固新生人民政权的需要;是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尽快实现我国工业现代化的必要条件和重要保证;是被实践证明了的一场成功的伟大社会变革。当年的社会主义改造是完全必要的,它是我们后来一切进步的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