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教育   11篇
科学研究   3篇
  2014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以就业为导向高职汽修专业课程模式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准确分析汽修行业特点的前提下,以就业为导向高职汽修专业课程模式的构建应坚持课程设置服务于培养目标、坚持体现职业教育特征以及构建学生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原则,并且依照上述原则将课程按照综合基础课、汽修基础课、专业核心课进行重新整合。  相似文献   
2.
从系统角度出发,指出职业学校教育体系是教育教学过程和质量保障两个子系统交互依存的活动系统。职业学校教育教学过程子系统由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设置的确定、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课程大纲的制定、教学设施的准备、课堂教学方案的设计、教学策略和实施、学生学业评价、毕业生就业与跟踪调查等环节组成;保障子系统是为实现职业学校教育目的,保证职业学校教育教学过程子系统良好运行涉及的组织机构、岗位职责、管理制度,工作程序、办学条件(实验、实训、实习、师资等)等保障措施所形成的整体。文章还对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学校教育体系的特点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基于就业导向的库区移民职业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峡库区移民群体在经济、政治、思想、文化、教育、就业等多方面处于劣势。为使新移民走上可持发展之路,应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模式,从职业教育的方向与目标、课程内容、培训形式、保障措施等方面着手建立这一模式。  相似文献   
4.
以沈阳市旅游学校为例,提出中等职业教育应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深化办学模式改革,具体措施是:创新办学理念,建设一流的品牌学校;瞄准旅游大市场,创建旅游专业群;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坚持开放办学,构建多层次办学体系;以就业为导向,积极拓宽实习、就业渠道。  相似文献   
5.
以就业为导向职教模式的实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传统职业教育模式存在与就业岗位不匹配的现象,应确立以就业为导向的职教新理念,实施以就业为导向的多元职教模式,强化以就业为导向的高技能培训,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服务网络体系.  相似文献   
6.
浙江生源市场变化与高职院校招生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浙江省高职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其招生规模也逐年增长。随着普通本科教育持续扩招及未来生源总量的下降,高职院校生源必然出现紧缺。为继续推动浙江省高职教育持续健康发展,政府应加强引导,努力营造良好的高职招生环境;高职院校自身也要加强内涵建设,以就业为导向,以质量、特色吸引生源,同时做好招生宣传工作。  相似文献   
7.
高职院校营销专业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锋 《职业技术教育》2006,27(23):35-36
根据高职营销专业对应的行业特点和人才培养要求,采取就业导向的“以岗为纲”高职营销专业教学模式。其基本思路是:尝试开放性实践课程,强化互动案例教学方法的运用,创建一体化实践教学模式,把握学生技能,突出专业特色。  相似文献   
8.
高校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率持续走低,该专业连续4年受到“红牌”警告,主要原因在于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与社会严重脱节,本文旨在通过阐述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中的主要问题,提出以就业为导向的专业课程改革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9.
双证结合的职业院校课程结构研究   总被引:22,自引:3,他引:22  
许远 《职业技术教育》2006,27(16):44-47
适应“双证制度”的“双证课程”是以就业为导向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其兼具职业性、学历性两种属性。“双证课程”应纳入国家职业资格培训包;其建设必须以国家职业资格为指导,积极发挥行业组织的作用;围绕“双证课程”的开发与施行,必须对相关课程进行改革。同时,要处理好课程开发方法、资源建设、资源应用的评价与管理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以就业为导向构建高职德育新模式,需要做好下列工作:创新高职德育观念,树立高职德育的特色观、人本观、实践观、开放观;选择德育内容,把基础文明教育作为基础工程,把择业观念教育作为特色内容,把职业道德教育和创业教育作为核心内容,把心理素质教育作为重要补充;拓展德育途径,以课堂为主渠道,以实践教学网络为阵地,以企业的要求营造育人环境;丰富德育评价,要实现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内容综合化、评价形式多样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