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2篇
教育   237篇
科学研究   66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10篇
信息传播   1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本文首先探讨了我国林业经济管理专业学科建设的意义,然后在分析我国同类学科的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林业经济管理学科建设的目标,并从4个方面对我国林业经济管理学科建设提出了具体的内容。  相似文献   
2.
依据可持续发展战略,结合生态学原理,根据黔南实际,发展生态产业非常必要和有效。黔南可优先发展生态农业和休闲生态旅游业,以带动其它生态产业的发展,从而为壮大黔南经济实力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3.
关于新时期农林院校信息技术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阐述了在全国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新形势下,农林院校现行的计算机基础教育如何与高中“信息技术”教育接轨等问题。对其知识构成、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进行了讨论,以期引起同行的关注。  相似文献   
4.
面对社会就业高学历化的压力,普通林业中专举办林业成人教育,不但可以服务林业建设,还可以加强学校与社会的联系,帮助学校摆脱普通中专招生难的困境,提高教学质量,拉动普通林业中专办学,实现职教、成教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5.
林业是重要的公益事业和基础产业,承担着生态建设和林产品供给的重要任务,肩负着促进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历史使命。林业是农村建设和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林业改革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注入新鲜血液。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林业具有独特的优势和巨大潜力,挖掘林业的发展潜力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科教兴林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支撑。林业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主力军作用越来越显著,实现林业又快又好发展已成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竭动力。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探讨森林资源良性循环的概念和基本规律出发,提出了生态经济力与生态经济关系相适应是森林资源良性循环的基本规律。进而在分析常规林业的森林经营模式的弊端基础上,并根据森林资源良性循环的基本规律提出了循环林是森林资源良性循环的经营模式,并对循环林的类型、调整方法和经营要点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开展“林业从业人员科学素质系统研究”,是贯彻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加强我国林业从业人员科学素质建设的重要行动。课题组调查了小范围林业干部的基本科学素质状况和科技信息获取渠道,为下一步研究创造了良好条件。调查显示,我国林业干部的基本科学素质比以往有了显著进步,但仍然有较大欠缺。  相似文献   
8.
加强高校艺术教育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社会对综合素质人才的呼唤。目前,我国农林院校艺术教育的现状是活动质量低下、艺术教育体制机制不健全、艺术教育观念陈旧、艺术教育师资队伍不合理、教师素质有待提高。改善我国农林院校艺术教育的现状,就要丰富艺术教育活动,建立健全艺术教育活动体制机制,更新艺术教育观念,优化艺术教育师资队伍。  相似文献   
9.
从转变实验教学观念、建立科学实验教学体系、规范实验室管理、改善实验环境等方面介绍了浙江农林大学省级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的实践.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过程贯穿“高等教育生态化”理念,构建并实施了以“三层四模”为核心、“两个平台”为栽体的生态化实验教学新体系;建设了由网络教学资源平台和网络管理服务平台组成的物理实验网络信息教学平台;创建了实验中心内部环境以及内外部环境关系生态化的实验教学环境.初步实践表明,示范中心的建设提高了实验教学效益,“拉动”了实验教学水平的提高,实现了教与学的双赢.  相似文献   
10.
在林下套种人参果,探索其适生环境及其在林下套种的栽培管理技术.结果表明,在衡阳市林下套种人参果成活的主要因子是气候条件,不同温度对林下人参果生长呈显著相关,人参果生长发育与土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种植蜜度、病虫害防治直接影响到林下人参果产量.而且,在林下套种人参果,还需营造人参果生长的小气候,秋季高温干旱时,要科学利用遮光膜遮荫,滴灌抗旱降温保湿.冬季严寒时,合理应用塑料大棚保温,人参果方可生长发育良好,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