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教育   24篇
综合类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唐代大理寺是中央专门的审判机关,其主要职能是审理中央官吏徒刑以上的案件;其次,它还有审理天下疑狱以及奉旨遣使推勘地方案件之职。它并不审理京师徒刑以上的案件;它不是唯一的中央审判机关,也没有徒刑、流刑和死刑的终审权,不是中央最高审判机关。学界流行的它"负责审理中央百官和京师徒以上的案件"、"是全国最高的审判机关"等说法是对唐代法令原文的误读。  相似文献   
2.
对随机抽取的39名死缓无期罪犯进行瑞文联合型智力测验和艾森克个性测验。结果表明:死缓无期罪犯的智力水平与一般人智力水平没有显著差异;死缓无期罪犯的精神质(P)、内外向(E)、神经质(N)得分显著低于一般罪犯的得分,但掩饰性(L)得分显著高于一般罪犯。研究建议:(1)个性稳定性为主要参考指标,结合智力水平和掩饰性对死缓罪犯进行分类,将其分为三个危险等级,分别采取相应的监管改造措施;(2)对死缓无期罪犯的监管改造要充分考虑到服刑时间因素和监狱环境因素对罪犯心理的影响,建立罪犯心理档案,定期进行跟踪非常有必要。  相似文献   
3.
刑罚轻缓化已经成为世界刑事法治发展的必然趋势。而非监禁刑的广泛适用,恰恰是刑罚轻缓化的主要表现。本文通过对非监禁刑在青海省中级人民法院的具体实践的研究,发现在推行非监禁刑时存在适用比例低下等问题。本文试从规范非监禁刑司法方面提出合理化对策,以期达到促进非监禁刑更好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论非监禁刑     
非监禁刑是指在监狱等羁押场所之外对犯罪人使用的刑事制裁方法的总称,即包括罚金、赔偿、没收财产、资格限制等刑种,又包括缓刑、假释等刑罚执行制度。非监禁刑与监禁刑(自由刑)、死刑一起构成了当代世界刑罚的基本体系。本文论述了非监禁刑在国内外使用的现状、非监禁刑的优点、非监禁刑在使用中存在的制约因素以及非监禁刑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正常操作取款机.却因取款机故障而获利,在只需支付1元对价即可获1000元人民币的诱惑下,犯罪嫌疑人许霆取款170余次.获利17.5万元.一审以盗窃罪时其提起公诉,判决后却引发空前争论,刑民之争、罪名之争、刑罚之争.各持己见.从法律角度来解析该案.了解相关法律规定,直面现行法律缺漏,评述建议,用个案反思方式推动法制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6.
现代公共管理理论强调政府职能的调整和优化,主张公共管理主体的多元化,让非政府公共组织和民众共同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活动。社区矫正制度设计和安排应以公共管理为指导,使社区矫正管理真正成为政府和公众共同参与的公共管理行为。在社区矫正公共管理中,是将社区矫正管理作为国家或政府的职责和义务。社会力量将以独立力量参与到社区矫正中,通过这种特殊的社会治理结构实现对社区矫正对象的矫正和教育。社区矫正制度由国家主导的一元体系转向"国家一刑罚、社会一矫正"的二元体系。  相似文献   
7.
略论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无期徒刑之适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未成年人犯罪案件能否适用无期徒刑,理论界持否定观点的居多。无期徒刑适用的现有规则并未排除其在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的适用,根据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和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要求,无期徒刑在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有选择适用的必要。  相似文献   
8.
监禁刑的执行将受刑人置身于隔离社会、有别于社会的监狱这种行刑机关的环境中渡过法定刑期,目的却是使其回归社会后能够适应社会生活,这形成了监狱行刑目的与实际效果的矛盾。行刑社会化是克服这种“监狱行刑悖论”的良方。借鉴各国监狱行刑制度下和出狱人保护制度下的行刑社会化模式,笔者认为,行刑社会化制度化的模式应在政府主导下,不限于其他社会主体不同程度与不同层面地参与行刑,通过制度化的措施以组织化的方式具体参与承担行刑。此即为行刑社会化模式之行刑社会化与非政府组织的联结。  相似文献   
9.
犯罪的时候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犯不适用死刑;刑法第49条未排除未成年犯适用无期徒刑的可能,而根据刑法第17条第3款“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的规定,未成年犯则不宜适用无期徒刑;未成年犯能够适用管制刑,但在实践中应当严格加以限制。  相似文献   
10.
从维熙的文学创作从新时期初期的"大墙文学"开始引起关注,他重点描写沦落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的命运遭遇及其抗争,挖掘他们真实而复杂的灵魂,引发人们对历史和人的反思。痛苦的记忆促使从维熙努力超越苦难。在《北国草》和《裸雪》两部长篇小说中,他在北国荒原和家乡大地上寻觅到了精神的故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